KR6a0026 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 (TKD)


[18-0224b]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九張淸徃
來善處及不善處隨此衆生之所作
業見其如眞若此衆生成就身惡行
口意惡行誹謗聖人邪見成就邪見
業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
地獄中若此衆生成就身妙行口意
妙行不誹謗聖人正見成就正見業
彼因緣此身壞命終必昇善處上生
天中跋陀和利是謂彼於尒時得第
二明達以本無放逸樂住遠離修行
精勤无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
明滅而明生謂生死智作證明達彼
如是得定心清淨無穢无煩柔軟善
住得不動心學漏盡智通作證彼知
此苦如眞知此苦習知此苦滅知此
苦滅道如眞如此漏如眞知此漏習
知此漏滅知此漏滅道如眞彼如是
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无明漏
心解脫解脫巳便知解脫生巳盡梵
行巳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知如眞
跋陀和利是謂彼於爾時得第三明
達以本无放逸樂住遠離修行精勤
無智滅而智生闇壞而明成無明滅
而明生謂漏盡智作證明達於是
[18-0224c]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張淸尊者
跋陀和利卽従坐起偏袒著衣叉手
向佛白曰世尊何因何緣諸比丘等
同犯於戒或有苦治或不苦治世尊
答曰跋陀和利或有比丘數數犯戒
因數數犯戒故爲諸梵行訶所見聞
従他疑者彼爲諸梵行訶所見聞従
他疑巳便說異異論外餘事瞋恚憎
嫉發怒廣惡觸嬈於衆輕慢於衆作
如是說我今當作令衆歡喜而可意
作如是意跋陀和利諸比丘便作是
念然此賢者數數犯戒因數數犯戒
故爲諸梵行訶所見聞従他疑者彼
爲諸梵行訶所見聞従他疑巳便說
異異論外餘事瞋恚憎嫉發怒廣惡
觸嬈於衆輕慢於衆作如是說我今
當作令衆歡喜而可意見巳作是語
諸尊當觀令久住跋陀和利諸比丘
如是觀令久住或有比丘數數犯戒
因數數犯戒故爲諸梵行訶所見聞
従他疑者彼爲諸梵行訶所見聞従
他疑巳不說異異論外餘事不瞋恚
憎嫉發怒廣惡不觸嬈衆不輕慢衆
不如是說我今當作令衆歡喜
[18-0225a]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一張淸
而可意不作如是意跋陀和利諸比
丘便作是念然此賢者數數犯戒因
數數犯戒故爲諸梵行訶所見聞従
他疑者彼爲諸梵行訶所見聞従他
疑巳不說異異論外餘事不瞋恚憎
嫉發怒廣惡不觸嬈衆不輕慢衆不
如是說我今當作令衆歡喜而可意
見巳而作是語諸尊當觀令早滅跋
陀和利諸比丘如是觀令早滅輕犯
禁戒亦復如是跋陀和利或有比丘
有信有愛有靖今此比丘有信有愛
有靖若我等苦治於此賢者今此賢
者有信有愛有靖因此必斷我等寕
可善共將護於此賢者諸比丘便善
共將護跋陀和利譬若如人唯有一
眼彼諸親屬爲憐念愍傷求利及饒
益求安隱快樂善共將護莫令此人
寒熱飢渴有病有憂有病憂莫塵
莫煙莫塵煙所以者何復恐此人失
去一眼是故親屬善將護之跋陀和
利如是比丘少信少愛少有靖諸比
丘等便作是念今此比丘少信少愛
少有靖若我等苦治於此賢者今此
[18-0225b]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二張淸賢者
少信少愛少有靖因此必斷我等寕
可善共將護於此賢者是故諸比丘
善共將護猶如親屬護一眼人於是
尊者跋陀和利卽従坐起偏袒著衣
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何因何緣昔日
少施設戒多有比丘遵奉持者何因
何緣世尊今日多施設戒少有比丘
遵奉持者世尊答曰跋陀和利若比
丘衆不得利者衆便无憙好法若衆
得利者衆便生憙好法生憙好法巳
世尊欲斷此憙好法故便爲弟子施
設於戒如是稱譽廣大上尊王所識
知大有福多學問跋陀和利若衆不
多聞者衆便不生憙好法若衆多聞
者衆便生憙好法衆生憙好法巳世
尊欲斷此憙好法故便爲弟子施設
戒跋陀和利不以斷現世漏故爲弟
子施設戒我以斷後世漏故爲弟子
施設戒跋陀和利是故我爲弟子斷
漏故施設戒至受我教跋陀和利我
於昔時爲諸比丘說清淨馬喻法此
中何所因汝憶不耶尊者跋陀和利
白曰世尊此中有所因所以者
[18-0225c]
中阿含經苐五十卷苐十三張淸何世
尊爲諸比丘施設一坐食戒諸比丘
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唯我說不堪任従坐起去以不學具
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故世尊是
謂此中有所因世尊復告曰跋陀和利
此中不但因是跋陀和利若我爲諸
比丘當說清淨馬喻法者汝必不一
心不善恭敬不思念聽跋陀和利是
謂此中更有因也於是尊者跋陀和
利卽従坐起偏袒著衣又手向佛白
曰世尊今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
世尊爲諸比丘說清淨馬喻法者諸
比丘従世尊聞巳當善受持世尊告
曰跋陀和利猶如知御馬者得清淨
良馬彼知御者先治其口治其口巳
則有不樂於動轉或欲或不欲所以
者何以未曾治故跋陀和利若清淨
良馬従御者治第一治得成就彼御
馬者然復更治勒口絆腳絆腳勒口
而令驅行用令上閾堪任王乘无上
行无上息治諸支節悉御令成則有
不樂於動轉或欲或不欲所以者何
以數數治故跋陀和利若清淨
[18-0226a]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四張淸良馬
彼御馬者數數治時得成就者彼於
爾時調善調得无上調得第一無上
調无上行得第一行便中王乘食於
王粟稱說王馬跋陀和利如是若時
賢良智人成就十无學法無學正見
乃至无學正智者彼於爾時調善調
得无上調得第一无上調無上止得
第一止除一切曲除一切穢除一切怖
除一切癡除一切諂止一切塵淨一
切垢而無所著可敬可重可奉可祠
一切天人良福田也佛說如是尊者
跋陀和利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
奉行跋陀
和利經第三竟四千三百七字中阿
含大品阿濕貝經第四第五後誦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迦尸國與大比丘衆俱遊
在一處告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食
巳無爲无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
力康强安隱快樂汝等亦應日一食
日一食巳无爲無求无有病痛身體
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樂爾時世尊
爲比丘衆施設日一食戒諸比丘衆
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
[18-0226b]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五張淸微妙
法於是世尊展轉到迦羅頼住迦羅
頼北村尸攝和林爾時迦羅頼中有
二比丘一名阿濕貝二名弗那婆修
舊土地主寺主宗主彼朝食暮食晝
食過中食彼朝食暮食晝食過中食
巳無爲无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
力康强安隱快樂衆多比丘聞巳徃
詣阿濕貝及弗那婆修比丘所而語
彼曰阿濕貝弗那婆修世尊遊迦尸
國與大比丘衆俱遊在一處告諸比
丘我日一食日一食巳無爲无求無
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
樂汝等亦應日一食日一食巳無爲
无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强
安隱快樂爾時世尊爲比丘衆施設
日一食戒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
尊境界諸微妙法阿濕貝弗那婆修
汝等亦應日一食日一食巳無爲无
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强安
隱快樂汝等莫違世尊及比丘衆阿
濕貝弗那婆修聞巳報曰諸賢我等
朝食暮食晝食過中食朝食暮食晝
食過中食巳无爲無求无有病
[18-0226c]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六張淸痛
身體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樂我等
何緣捨現而湏待後如是再三彼衆
多比丘不能令阿濕貝及弗那婆修
除惡邪見卽従坐起捨之而去徃詣
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靣白曰世尊
此迦羅頼中有二比丘一名阿濕貝
工名弗那婆修舊土地主寺主宗主
彼朝食暮食晝食過中食彼朝食暮
食晝食過中食巳无爲無求无有病
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樂世
尊我等聞巳便徃至阿濕貝及弗那
婆修比丘所而語彼曰阿濕貝弗那
婆修世尊遊迦尸國與大比丘衆俱
遊在一處告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
食巳無爲无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
氣力康强安隱快樂汝等亦應日一
食日一食巳無爲无求無有病痛身
體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樂爾時世
尊爲比丘衆施設日一食戒諸比丘
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微妙法
阿濕貝弗那婆修汝等亦應日一食
日一食巳無爲无求無有病痛身體
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樂汝等莫
[18-0227a]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七張淸違世
尊及比丘衆阿濕貝弗那婆修聞巳
報我等曰諸賢我等朝食暮食晝食
過中食朝食暮食晝食過中食
巳無爲无求無有病痛身體輕便氣
力康强安隱快樂我等何緣捨現而
湏待後如是再三世尊如我等不能
令阿濕貝弗那婆修除惡邪見卽従
坐起捨之而去世尊聞巳告一比丘
汝徃至阿濕貝弗那婆修比丘所語
如是曰阿濕貝弗那婆修世尊呼汝
等一比丘聞巳唯然世尊卽従坐起
稽首佛足繞三帀而去至阿濕貝及
弗那婆修比丘所語如是曰阿濕貝
弗那婆修世尊呼賢者等阿濕貝
弗那婆修聞巳卽詣佛所稽首佛足
却坐一靣世尊問曰阿濕貝弗那婆
修衆多比丘實語汝等阿濕貝弗那婆
修比丘世尊遊迦尸國與大比丘衆
俱遊在一處告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
食巳無爲無求无有病痛身體輕便
氣力康强安隱快樂汝等亦應日一
食日一食巳無爲無求无有病痛身
體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樂
[18-0227b]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八張淸
尒時世尊爲比丘衆施設日一食戒
諸比丘衆皆奉學戒及世尊境界諸
微妙法阿濕貝弗那婆修汝等亦應
日一食日一食巳無爲无求無有病
痛身體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樂汝
等莫違世尊及比丘衆阿濕貝弗那
婆修汝等聞巳語諸比丘曰諸賢我
等朝食暮食晝食過中食朝食暮食
晝食過中食巳无爲無求无有病痛
身體輕便氣力康强安隱快樂我等
何緣捨現而湏待後如是再三阿濕
貝弗那婆修諸比丘不能令汝捨惡
邪見卽従坐起捨之而去耶阿濕貝
弗那婆修答曰實尒世尊告曰阿濕
貝弗那婆修汝等知說如是法若有
覺樂覺者彼覺樂覺巳惡不善法轉
増善法轉減若有覺苦覺者彼覺苦
覺巳惡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増耶阿
濕貝弗那婆修答曰唯然我等如是
知世尊說法若有覺樂覺者彼覺
樂覺巳不善法轉増善法轉減
有覺苦覺者彼覺苦覺巳不善法轉
減善法轉増世尊訶阿濕貝弗那婆
[18-0227c]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十九張淸修比
丘汝等癡人何由知我如是說法汝
等癡人従何口聞知如是說法汝等
癡人我不一向說汝等一向受持汝
等癡人爲衆多比丘語時應如是如
法答我等未知當問諸比丘尒時世
尊告諸比丘汝等亦如是知我說法
若有覺樂覺者彼覺樂覺巳不善法
轉増善法轉減若有覺苦覺者彼覺
苦覺巳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増耶衆
多比丘答曰不也世尊世尊復問曰
汝等云何知我說法衆多比丘答曰
世尊我等如是知世尊說法或有覺
樂覺者惡不善法轉増善法轉減或
有覺樂覺者惡不善法轉減善法轉
増或有覺苦覺者惡不善法轉増善
法轉減或有覺苦覺者惡不善法轉
減善法轉増世尊我等如是知世尊
所說法世尊聞巳歎諸比丘曰善哉
善哉若汝如是說或有覺樂覺者惡
不善法轉増善法轉減或有覺樂覺
者惡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増或有覺
苦覺者惡不善法轉増善法轉減或
有覺苦覺者惡不善法轉減善
[18-0228a]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二十張淸
法轉増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說或有
覺樂覺者惡不善法轉増善法轉減
或有覺樂覺者惡不善法轉減善法
轉増或有覺苦覺者惡不善法轉増
善法轉減或有覺苦覺者惡不善法
轉減善法轉増若我不知如眞不見
不解不得不正盡覺者或有樂覺者
不善法轉増善法轉減我不應說斷
樂覺若我不知如眞不見不解不得
不正盡覺者或有樂覺者惡不善法
轉減善法轉増我不應說修樂覺若
我不知如眞不見不解不得不正盡
覺者或有苦覺者惡不善法轉増善
法轉減我不應說斷苦覺若我不知
如眞不見不解不得不正盡覺者或
有苦覺者惡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増
我不應說修苦覺若我知如眞見解
得正盡覺者或有樂覺者惡不善法
轉増善法轉減是故我說斷樂覺若
我知如眞見解得正盡覺者或有樂
覺惡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増是故我
說修樂覺若我知如眞見解得正盡
覺者或有苦覺者惡不善法轉増善
[18-0228b]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二十一張淸
法轉減是故我說斷苦覺若我知如
眞見解得正盡覺者或有苦覺者惡
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増是故我說修
苦覺所以者何我不說修一切身樂
亦不說莫修一切身樂我不說修一
切身苦亦不說莫修一切身苦我不
說修一切心樂亦不說莫修一切心
樂我不說修一切心苦亦不說莫修
一切心苦云何身樂我說不修若修
身樂惡不善法轉増善法轉減者如
是身樂我說不修云何身樂我說修
耶若修身樂惡不善法轉減善法轉
増者如是身樂我說修也云何身苦
我說不修若修身苦惡不善法轉増
善法轉減者如是身苦我說不修云
何身苦我說修耶若修身苦惡不善
法轉減善法轉増者如是身苦我說
修也云何心樂我說不修若修心樂
惡不善法轉増善法轉減者如是心
樂我說不修云何心樂我說修耶若
修心樂惡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増者
如是心樂我說修也云何心苦我說
不修若修心苦惡不善法轉増善法
[18-0228c]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二十二張淸
轉減者如是心苦我說不修云何心
苦我說修耶若修心苦惡不善法轉
減善法轉増者如是心苦我說修也
彼可修法知如眞不可修法亦知如
眞彼可修法知如眞不可修法亦知
如眞巳不可修法便不修可修法便
修不可修法便不修可修法便修巳
便惡不善法轉減善法轉増我不說
一切比丘行无放逸亦復不說一切
比丘不行無放逸云何比丘我說不
行无放逸若有比丘俱解脫者云何
比丘有俱解脫若有比丘八解脫身
觸成就遊巳慧見諸漏巳盡巳知如
是比丘有俱解脫此比丘我說不行
无放逸所以者何此賢者本巳行无
放逸若此賢者本有放逸者終无是
處是故我說此比丘不行无放逸若
有比丘非俱解脫有慧解脫者云何
比丘有慧解脫若有比丘八解脫身
不觸成就遊以慧見諸漏巳盡巳知
如是比丘有慧解脫此比丘我說不
行无放逸所以者何此賢者本巳行
无放逸若此賢者本有放逸者終無
[18-0229a]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二十三張淸是
處是故我說此比丘不行无放逸此
二比丘我說不行無放逸云何比丘
我爲說行无放逸若有比丘非俱解
脫亦非慧解脫而有身證云何比丘
而有身證若有比丘八解脫身觸成
就遊不以慧見諸漏巳盡巳知如是比
丘而有身證此比丘我爲說行无放
逸我見此比丘行無放逸爲有何果
令我爲此比丘說行無放逸耶或此
比丘求於諸根習善知識行隨順住
止諸漏巳盡得无漏心解脫慧解脫
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
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不更受
有知如眞謂我見此比丘行無放
逸有如是果是故我爲此比丘說行
無放逸若有比丘非俱解脫非慧解
脫亦非身證而有見到云何比丘而
有見到若有比丘一向決定信佛法
衆隨所聞法便以慧増上觀増上忍
如是比丘而有見到此比丘我說行
无放逸我見此比丘行无放逸爲有
何果令我爲此比丘說行無放逸耶
或此比丘求於諸根習善知識行隨
[18-0229b]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二十四張淸
順住止諸漏巳盡得無漏心解脫慧
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
就遊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不
更受有知如眞謂我見此比丘行無
放逸有如是果是故我爲此比丘說
行无放逸若有比丘非俱解脫非慧
解脫又非身證亦非見到而有信解
脫云何比丘有信解脫若有比丘一
向決定信佛法衆隨所聞法以慧觀
忍不如見到如是比丘有信解脫此
比丘我爲說行無放逸我見此比丘
行无放逸爲有何果令我爲此比丘
說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求於諸根
習善知識行隨順住止諸漏巳盡得
无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
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巳盡梵行巳
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知如眞謂我
見此比丘行无放逸有如是果是故
我爲此比丘說行無放逸若有比丘
非俱解脫非慧解脫又非身證復非
見倒亦非信解脫而有法行云何比
丘而有法行若有比丘一向決定信
佛法衆隨所聞法便以慧増上觀増
[18-0229c]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二十五張淸
上忍如是比丘而有法行此比丘我
爲說行无放逸我見此比丘行無放
逸爲有何果令我爲此比丘說行无
放逸耶或此比丘求於諸根習善知
識行隨順住止於二果中必得一也
或於現法得究竟智若有餘者得
阿那含謂我見此比丘行无放逸有
如是果是故我爲此比丘說行无放
逸若有比丘非俱解脫非慧解脫又
非身證復非見到非信解脫亦非法
行而有信行云何比丘而有信行若
有比丘一向決定信佛法衆隨所聞
法以慧觀忍不如法行如是比丘而
有信行此比丘我爲說行無放逸我
見此比丘行無放逸爲有何果令我
爲此比丘說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
求於諸根習善知識行隨順住上於
二果中必得一也或於現法得究竟
智若有餘者得阿那含謂我見此比
丘行无放逸有如是果是故我爲此
比丘說行无放逸此諸比丘我說行
無放逸我不說一切諸比丘得究竟
智亦復不說一切諸比丘初得究竟
[18-0230a]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二十六張淸智
然漸漸習學趣迹受教受訶然後諸
比丘得究竟智此諸比丘所得究竟
智云何漸漸習學趣迹受教受訶然
後諸比丘得究竟智此諸比丘所得
究竟智耶或有信者便徃詣徃詣巳
便奉習奉習巳便一心聽法一心聽
法巳便持法持法巳便思惟思惟巳
便平量平量巳便觀察賢聖弟子觀
察巳身諦作證慧増上觀彼作是念此
諦我未曾身作證亦非慧増上觀此
諦今身作證以慧増上觀如是漸漸
習學趣迹受教受訶然後諸比丘得
究竟智此諸比丘所得究竟智於是
世尊告曰阿濕貝弗那婆修有法名
四句我欲爲汝說汝等欲知耶阿濕
貝及弗那婆修白曰世尊我等是誰
何由知法於是世尊便作是念此愚
癡人越過於我此正法律極大久遠
若有法律師貪著食不離食者彼弟
子不應速行放逸况復我不貪著食
遠離於食信弟子者應如是說世尊
是我師我是世尊弟子世尊爲我說
法善逝爲我說法令我長夜得義
[18-0230b]
中阿含經苐五十一卷苐二十七張淸得
饒益安隱快樂彼信弟子於世尊
境界多有所作於世尊境界多所饒
益於世尊境界多有所行入世尊境
界止世尊境界者若遊東方必得安
樂无衆苦患若遊南方西方北方者
必得安樂无衆苦患若信弟子於世
尊境界多有所作於世尊境界多所
饒益於世尊境界多有所行入世尊
境界止世尊境界者我尙不說諸善
法住况說衰退但當晝夜増長善法
而不衰退若信弟子於世尊境界多
有所作於世尊境界多所饒益於世
尊境界多有所行入世尊境界止世
尊境界者於二果中必得一也或於
現世得究竟智或復有餘得阿那含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
奉行
阿濕貝經第四竟四千一百九十九字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一八千五百六字第五後誦
癸卯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
勅彫造
[18-0230c]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二凊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大品周那經第五第五後誦我聞
如是一時佛遊跋耆在舎彌村爾時
沙彌周那於彼波和中而受夏坐彼
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親子在彼命
終終後不久尼揵親子諸弟子等各
各破壞不共和合各說破壞不和合
事鬪訟相縛相憎共諍我知此法汝
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齊整
汝不齊整我相應汝不相應應說前
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我勝汝不如
我問汝事汝不能荅我巳伏汝當復
更問若汝動者我重縛汝更互憍慠
但求勝說而無訶者尼揵親子若有
在家白衣弟子彼皆猒患此尼揵親
子諸弟子等所以者何以其所說惡
法律故非是出要不趣正覺亦非善
逝之所說也崩壞无柱无所依怙彼
所尊師亦非如來无所著等正覺也
於是沙彌周那受夏坐訖過三月巳
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往舎彌村
[18-0231a]
中阿含經第五十二卷第二張淸住舎
彌村北尸攝和林沙彌周那往詣尊
者阿難所到巳禮足却坐一靣尊者
阿難問曰賢者周那從何所來何處
夏坐沙彌周那荅曰尊者阿難我從
波和來於波和中而受夏坐尊者阿
難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親子在
彼命終終後不父尼揵親子諸弟子
等各各破壞不共和合各說破壞不
和合事鬪訟相縛相憎共諍我知此
法汝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我
齊整汝不齊整我相應汝不相應應
說前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我勝汝
不如我問汝事汝不能荅我巳伏汝
當復更問若汝動者我重縛汝更互
憍慠但求勝說而無訶者尼揵親子
若有在家白衣弟子彼皆猒患此尼
揵親子諸弟子等所以者何以其所
說惡法律故非是出要不趣正覺亦
非善逝之所說也崩壞無柱无所依
怙彼所尊師亦非如來無所著等正
覺也尊者阿難聞巳語曰賢者周那
得因此說可徃見佛奉獻世尊賢者
周那今共詣佛具向世尊而說
[18-0231b]
中阿含經第五十二卷第三張淸此事
儻能因此得從世尊聞異法也於是
尊者阿難與沙彌周那俱徃詣佛稽
首佛足尊者阿難却住一面沙弥周那
却坐一面尊者阿難白曰世尊今日
沙彌周那來詣我所稽首我足却坐
一面我問曰賢者周那從何所來何處
夏坐沙彌周那卽荅我曰尊者阿難
我従波和來於波和中而受夏坐尊
者阿難彼波和中有一尼揵名曰親子
在彼命終終後不久尼揵親子諸弟
子等各各破壞不共和合各說破壞
不和合事鬪訟相縛相憎共諍我知
此法汝不知也汝知何法如我所知
我齊整汝不齊整我相應汝不相應
應說前而說後應說後而說前我勝
汝不如我問汝事汝不能荅我巳伏
汝當復更問若汝動者我重縛汝更
牙憍慠但求勝說而无訶者尼揵親
子若有在家白衣弟子彼皆猒患此
尼揵親子諸弟子等所以者何以其
所說惡法律故非是出要不趣正覺
亦非善逝之所說也崩壞无柱無所
依怙彼所尊師亦非如來无所
[18-0231c]
中阿含經第五十二卷第四張淸著等
正覺也世尊我聞此巳恐怖驚懼擧
身毛豎莫令有比丘於世尊去後而
在衆中起如是鬪諍謂此鬪諍不益
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
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世尊我見
一比丘坐世尊前至心敬重世尊善
護善逝世尊我見此巳便作是念若
令此比丘於世尊去後而在衆中起
如是鬪諍謂此鬪諍不益多人多人
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
天人生極苦患於是世尊問曰阿難
汝見何等衆中有鬪諍者謂此鬪
諍不益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
非安隱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耶
尊者阿難荅曰世尊謂有鬪諍因增
上戒増上心増上觀於其衆中生而
生世尊謂此鬪諍不益多人多人有
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
人生極苦患世尊告曰阿難此鬪諍
甚少謂因増上戒増上心増上觀阿
難若有鬪諍因道因道跡於其衆中
生而生者阿難謂此鬪諍不益多人
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
[18-0232a]
中阿含經第五十二卷苐五張淸
快樂阿難汝見其中有二比丘各各
異意而起鬪諍是法是非法是律是
非律是犯是非犯或輕或重可悔不
可悔可護不可護有餘无餘起不起
阿難於意云何若我法聚自知自覺
自作證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
根五力七覺支八支聖道阿難尼揵
親子實非薩云若而自稱薩云若阿
難若尼揵親子一切知一切見者彼
爲弟子施設六諍本謂可聞而止於
是尊者阿難叉手向佛白曰世尊今
正是時善逝今正是時若世尊爲諸
比丘說六諍本者諸比丘従世尊聞當
善受持世尊告曰阿難諦聽善思
念之我當爲汝具分別說尊者阿難
白曰唯然當受教聽佛言阿難或有
一人瞋惱者結緾阿難謂人瞋惱者
結緾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彼不
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巳便於衆中起
如是諍謂此鬪諍不益多人多人有
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快樂乃至天
人生極苦患阿難如是鬪諍汝於内
外見而不盡者爲斷此諍故汝當速
[18-0232b]
中阿含經苐五十二卷苐六張淸求方
便學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阿
難猶人爲火燒頭燒衣急求方便救
頭救衣如是鬪諍汝於内外見而不
盡者爲斷此諍故汝當速求方便學
極精勤正念正智忍莫令退阿難如
是鬪諍汝於内外見盡者汝當重護
彼心常无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
諍汝斷根本阿難猶人爲火燒頭燒
衣急求方便救頭救衣如是鬪諍汝
於内外見盡者汝當重護彼心常无
放逸欲止此諍故如是此諍汝斷根本
如是不語結慳嫉諂誑無慙無愧惡欲
邪見惡性不可制阿難若有一人惡欲
邪見惡性不可制彼不敬師不見法
不護戒彼不敬師不見法不護戒巳
便於衆中起如是諍謂此鬪諍不益
多人多人有苦非義非饒益非安隱
快樂乃至天人生極苦患阿難如是
鬪諍汝於内外見而不盡者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