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6a0026 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 (TKD)


[18-0181b]
中阿含經卷第四十七溫東晉罽賓三
藏瞿曇僧伽提婆譯心品獦師經第
七第四分別誦我聞如是一時佛遊
王舎城在竹林迦蘭哆園尒時世尊
告諸比丘獦師飼鹿不如是心令鹿得
肥得色得力得樂長壽獦師飼麤如
是心飼唯欲近食近食巳令憍恣放
逸放逸巳隨獦師獦師眷屬獦師飼
鹿如是心也第一羣鹿近食獦師食
彼近食巳便憍恣放逸放逸巳便隨
獦師獦師眷屬如是彼第一羣鹿不
脫獦師獦師眷屬境界第二羣鹿而
作是念第一羣鹿近食獦師食彼近
食巳便憍恣放逸放逸巳便隨獦師
獦師眷屬如是第一羣鹿不脫獦師
獦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不食獦師
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草飮水耶
第二羣鹿作是念巳便捨獦師食離
於恐怖依無事處食草飮水彼春後
月諸草水盡身體極羸氣力衰退便
隨獦師獦師眷屬如是彼第二羣鹿
亦復不脫獦
[18-0181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張溫師
獦師眷屬境界第三羣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羣鹿一切不脫獦師獦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離獦師獦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巳不近食獦師食不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巳便不隨獦師獦師眷屬第三羣鹿作是念巳便離獦師獦師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巳不近食獦師食不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巳便不隨獦師獦師眷屬彼獦師獦師眷屬便作是念第三羣鹿甚奇諂黠極諂黠所以者何食我食巳而不可得我今寕可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巳便得第三羣鹿所依住止獦師獦師眷屬作是念巳便作長圍罝作長圍罝巳便得第三羣鹿所依住止如是第三羣鹿亦復不脫獦師獦師眷屬境界第四羣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羣鹿一切不脫獦師獦師眷屬境界我今寧可依住獦師獦師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巳不近食獦師食不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巳便不隨獦師獦師眷屬第四羣鹿作是念
[18-0182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三張溫
巳便依住獦師獦師眷屬所不至處
依住彼巳便不近食獦師食不近食巳
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巳便不隨獦
師獦師眷屬彼獦師獦師眷屬復作
是念第四羣鹿甚奇猛俊第一猛俊
若我逐彼必不能得餘鹿則當恐怖
驚散我今寧可捨罝第四羣鹿獦師
獦師眷屬作是念巳則便捨罝如是
第四羣鹿便得脫獦師獦師眷屬境
界比丘我說此喻欲令解義我今說
此當觀其義獦師食者當知五欲功
德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
知觸獦師食者當知是五欲功德也
獦師中當知是惡魔王也獦師眷屬
者當知是魔王眷屬也羣鹿者當知
是沙門梵志也第一沙門梵志近食
魔王食世間信施食彼近食巳便憍
恣放逸放逸巳便隨魔王魔王眷屬
如是第一沙門梵志不脫魔王境界
猶如第一羣鹿近食獦師食彼近食
巳便憍恣放逸放逸巳便隨獦師獦
師眷屬如是第一羣鹿不脫獦師獦
師眷屬境界當觀彼第一沙門梵志
[18-0182b]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四張溫亦復
如是第二沙門梵志亦作是念第一
沙門梵志近食魔王食世間信施食
彼近食巳便憍恣放逸放逸巳便隨
魔王魔王眷屬如是彼第一沙門梵
志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我今寧
可捨世間信施食離於恐怖依無事
處食果及根第二沙門梵志作是念
巳便捨世間信施食離於恐怖依無
事處食果及根彼春後月諸果根盡
身體極羸氣力衰退衰退巳便心解
脫慧解脫衰退心解脫慧解脫衰退
巳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二沙
門梵志亦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
猶如第二羣鹿而作是念第一羣麤
近食獦師食彼近食巳便憍恣放逸
放逸巳便隨獦師獦師眷屬如是第
一羣麤不脫獦師獦師眷屬境界我
今寧可捨獦師食離於恐怖依無事
處食草飮水耶第二羣麤作是念巳
便捨獦師食離於恐怖依無事處食
草飮水彼春後月諸草水盡身體極
羸氣力衰退便隨獦師獦師眷屬如
是第二羣鹿亦不脫獦師獦師
[18-0182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五張溫
眷屬境界當觀彼第二沙門梵志亦
復如是第三沙門梵志亦作是念第
一第二沙門梵志一切不脫魔王魔
王眷屬境界我今寧可離魔王魔王
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巳不近食世
間信施食不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
不放逸巳便不隨魔王魔王眷屬第
三沙門梵志作是念巳便離魔王魔
王眷屬依住不遠住不遠巳便不近
食世間信施食不近食巳便不憍恣
放逸不放逸巳便不隨魔王魔王眷
屬然受持二見有見及無見彼受此
二見故便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
二沙門梵志亦不脫魔王魔王眷屬
境界猶如第三羣鹿亦作是念第一
第二羣鹿一切不脫獦師獦師眷屬
境界我今寧可離獦師獦師眷屬依
住不遠住不遠巳不近食獦師食不
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巳便
不隨獦師獦師眷屬第三羣鹿作是
念巳便離獦師獦師眷屬依住不遠住
不遠巳不近食獦師食不近食巳便
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巳便不隨獦師獦
[18-0183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六張溫師眷
屬彼獦師獦師眷屬便作是念第三
羣麤甚奇諂黠極諂黠所以者何食
我食巳而不可得我今寕可作長圍
罝作長圍罝巳便得第三羣鹿所依
住止獦師獦師眷屬作是念巳便作
長圍罝作長圍罝巳便得第三羣鹿
所依住止如是第三羣麤亦不脫獦
師獦師眷屬境界所依者當知有見
也住止者當知無見也當觀彼第三
沙門梵志亦復如是第四沙門梵志
亦作是念第一第二第三沙門梵志
一切不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我
今寕可依住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
處依住彼巳不近食世間信施食不
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巳便
不隨魔王魔王眷屬第四沙門梵志
作是念巳便依住魔王魔王眷屬所
不至處依住彼巳不近食世間信施
食不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
巳便不隨魔王魔王眷屬如是第四
沙門梵志便脫魔王魔王眷屬境界
猶如第四羣鹿亦作是念第一第二
第三羣鹿一切不脫獦師獦師
[18-0183b]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七張溫
眷屬境界我今寧可依住獦師獦師
眷屬所不至處依住彼巳不近食獦
師食不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不放
逸巳便不隨獦師獦師眷屬第四羣
鹿作是念巳便依住獦師獦師眷屬
所不至處依住彼巳不近食獦師食
不近食巳便不憍恣放逸不放逸巳
便不隨獦師獦師眷屬彼獦師獦師
眷屬復作是念第四羣鹿甚奇俊猛
第一俊猛若我逐彼必不能得餘鹿
則當恐怖驚散我今寕可捨罝第四
羣鹿彼獦師獦師眷屬作是念巳則
便捨罝如是第四羣鹿便脫獦師獦
師眷屬境界當觀彼第四沙門梵志
亦復如是比丘當學如是所依住止
令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何者魔
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謂比丘離欲
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復次
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
謂比丘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
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普周一切
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
其大
[18-0183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八張溫無量
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如是悲
喜心與捨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
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
就遊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
復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處
謂比丘度一切色想至非有想非無
想處成就遊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
不至處復次何者魔王魔王眷屬所
不至處謂比丘度一切非有想非無
想處想知滅身觸成就遊慧見諸漏
盡斷知是謂魔王魔王眷屬所不至
處比丘如是所依住正命魔王魔王
眷屬所不至處當學如是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獦師
經第七竟二千三百九十六字中阿
含心品五五物主經第八第四分別誦我聞
如是一時佛遊舎衛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爾時五支物主平旦出舎衞國
徃詣佛所欲見世尊供養礼事五支
物主便作是念且置徃見佛世尊或
能晏坐及諸尊比丘我今寕可詣
一娑邏末利異學園於是五支物主
便至比道遊戱歡樂近巾頭阿梨
[18-0184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九張溫
徃詣一娑邏末利異學園彼時娑邏
末利異學園中有一異學沙門六祁子在
於彼中爲大宗主衆人之師衆所敬
重統領大衆五百異學師彼在擾乱
衆發高大音聲其聲喧鬧說若干種
畜生之論謂論王論賊論鬪諍論飮
食論衣被論婦人論童女論婬女論
世間論邪道論海中如是比聚集論
若干種畜生之論異學沙門六祁子
遥見五支物主來便自勅巳衆令默
然住汝等默然莫復語言冝自收斂
此沙門瞿曇弟子五支物主來若有
沙門瞿曇在家弟子居舎衞國者無
過於五支物主所以者何彼愛樂默
然稱說默然若彼見此衆默然者或
能來前彼時異學沙門文祁子止巳
衆巳自默然住於是五支物主徃詣
異學沙門文祁子所共相問訊却坐
一面異學沙門文祁子語日物主若
有四事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
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云何爲四
身不作惡業口不惡言不行邪命不
念惡念物主若有此四事者我
[18-0184b]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張溫施
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得第一
義質直沙門五支物主聞異學沙門
六祁子所說不是不非従坐起去如
此所說我自詣佛當問此義便徃詣
佛稽首作礼却坐一面與異學沙門
文祁子所共論者盡向佛說世尊聞
巳告日物主如異學沙門文祁子所
說若當尒者嬰孩童子支節柔軟仰
向臥眠亦當成就善第一善無上士
得第一義質直沙門物主嬰孩童子
尙無身想况復作身惡業耶唯能動
身物主嬰孩童子尙無口想况復惡
言耶唯能得啼物主嬰孩童子尙無
命想况復行邪命耶唯有呻吟物主
嬰孩童子尙無念想况復惡念耶唯
念母乳物主若如異學沙門文初子
說者如是嬰孩童子成就善第一善
無上士得第一義質直沙門物主若
有四事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然
非無上士不得第一義亦非質直沙
門云何爲四身不作惡業口不惡言不
行邪命不念惡念物主若有此四事
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善然非無
[18-0184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一張溫
上士不得第一義亦非質直沙門物
主身業口業者我施設是戒物主念
者我施設是心所有與心相隨物主
我說當知不善戒當知不善戒従何
而生當知不善戒何處滅無餘何處
敗壞無餘當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
不善戒耶物主我說當知善戒當知
善戒従何而生當知善戒何處滅無
餘何處敗壞無餘當知賢聖弟子云
何行滅善戒耶物主我說當知不善
念當知不善念従何而生當知不善
念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當知
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念耶物主
我說當知善念當知善念従何而生
當知善念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
餘當知賢聖弟子云何行滅善念耶
物主云何不善戒耶不善身行不善
口意行是謂不善戒物主此不善戒
従何而生我說彼所従生當知従心
生云何爲心若心有欲有恚有癡當
知不善戒従是心生物主不善戒何
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多聞聖弟
子捨身不善業修身善業捨口竟不
[18-0185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二張溫善業
修口意善業此不善戒滅無餘敗壞
無餘物主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
戒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
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
不善戒也物主云何善戒耶善身業
善口意業是謂善戒物主此善戒従
何而生我說彼所従生當知従心生
云何爲心若心無欲無恚無癡當知
善戒従是心生物主善戒何處滅無
餘何處敗壞無餘若多聞聖弟子行
戒不著戒此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
物主賢聖弟子云何行滅善戒若多
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心法
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善戒也
物主云何不善念耶欲念恚念害念
是謂不善念物主不善念従何而生
我說彼所従生當知従想生云何爲
想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干種行或
欲想或恚想或害想物主衆生因欲
界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應若有想
者因彼想故生不善念欲界相應物
主衆生因恚害界想故生不善念恚
害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故
[18-0185b]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三張溫
生不善念恚害界相應此不善念従
是想生物主不善念何處滅無餘何
處敗壞無餘若多聞聖弟子離欲離
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
初禪成就遊此不善念滅無餘敗壞無
餘物主賢聖弟子云何行滅不善念
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身至觀覺
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
善念也物主云何善念耶無欲念無
恚念無害念是謂善念物主善念従
何而生我說彼所従生當知従想生
云何爲想我說想多種無量種若干種
行或無欲想或無恚想或無害想物
主衆生因無欲界想故生善念無欲
界相應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
無欲界相應物主衆生因無恚無害
界故生善念無恚無害界相應
若有想者因彼想故生善念無恚無
害界相應此善念従是想生物主善
念何處滅無餘何處敗壞無餘若多
聞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巳滅不
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
此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物主賢聖
弟子
[18-0185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四張溫云何
行滅善念若多聞聖弟子觀內身如
身至觀覺心法如法賢聖弟子如是
行者滅善念也物主若多聞聖弟子
以慧觀不善戒知如眞従生不善戒
知如眞此不善戒滅無餘敗壞無餘
知如眞以慧觀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不善戒知如眞以慧觀善戒知如
眞従生善戒知如眞此善戒滅無餘
敗壞無餘知如眞以慧觀賢聖弟子
如是行者滅善戒知如眞以慧觀不
善念知如眞従生不善念知如眞此
不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知如眞以
慧觀賢聖弟子如是行者滅不善念
知如眞以慧觀善念知如眞従生善
念知如眞此善念滅無餘敗壞無餘
知如眞以慧觀賢聖弟子如是行者
滅善念知如眞所以者何因正見故
生正志因正志故生正語因正語故
生正業因正業故生正命因正命故
生正方便因正方便故生正念因正
念故生正定賢聖弟子心如是定巳
便解脫一切婬怒癡物主賢聖弟子
如是正心解脫巳便知一切生
[18-0186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五張溫
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
知如眞是謂學見跡成就八支漏盡
阿羅訶成就十支物主云何學見跡
成就八支謂學正見至學正定是謂
學見跡成就八支物主云何漏盡阿
羅訶成就十支謂無學正見至無學
正智是謂漏盡阿羅訶成就十支物
主若有十支我施設彼成就善第一
善無上土得第一義質直沙門佛說
如是彼五支物主及諸比丘聞佛所
說歡喜奉行
五支物主經第八竟二千一百七十八字
中阿含心品瞿曇弥經第九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釋羇瘦在加鞞
羅衞尼拘類樹園爾時摩訶簸邏闍
鉢提瞿曇弥持新金縷黃色衣徃詣
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
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爲世尊作慈
愍我故願垂納受世尊告曰瞿曇弥持
此衣施比丘衆施比丘衆巳便供養
我亦供養衆大生主瞿曇彌至再三
白曰世尊此新金縷黃色衣我自爲
世尊作慈愍我故願垂納受世尊亦
[18-0186b]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六張溫至再
三告曰瞿曇弥持此衣施比丘衆施
比丘衆巳便供養我亦供養衆爾時
尊者阿難立世尊後執拂侍佛於是
尊者阿難白曰世尊此大生主瞿曇
彌於世尊多所饒益世尊毋命終後
乳養世尊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
阿難大生主瞿曇彌實於我多所饒
益我母命終後乳養於我阿難我亦
於大生主瞿曇彌多所饒益所以者
何大生主瞿曇彌因我故得自歸於
佛法及比丘衆不疑三尊苦習滅道
成就信戒多聞施慧離煞斷煞不與
取邪婬妄言離酒斷酒阿難若有人
因人故得自歸於佛法及比丘衆不
疑三尊苦習滅道成就信戒多聞施
慧離煞斷煞不與取邪婬妄言離酒
斷酒者此人供養於彼人至盡形壽
以飮食衣被床榻湯藥及若干種諸
生活具不得報恩復次阿難有七施
衆有十四私施得大福得大果得大
功德得大廣報阿難云何七施衆得
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信
族姓男族姓女佛在世時佛爲
[18-0186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七張溫
首施佛及比丘衆是謂第一施衆得
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信
族姓男族姓女世尊般涅槃後不久
施二部衆施比丘衆施比丘尼衆入
比丘僧園而白衆曰衆中爾所比丘
來布施彼也入比丘尼僧房而白衆
曰衆中爾所比丘尼來布施彼也是
謂第五施衆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
得大廣報阿難當來時有比丘名
姓種不精進著袈裟衣彼不精進不
精進故施依衆故緣衆故上衆故因
衆故我說爾時施主得無量不可數
不可計福得善得樂况復今比丘成
就行事成就除事成就行事除事成
就質直成就柔軟成就質直柔軟成
就忍成就樂成就忍樂成就相應成
就經紀成就相應經紀成就威儀成
就行來遊成就威儀行來遊成就信
成就戒成就多聞成就施成就慧成
就信戒多聞施慧耶是謂第七施衆
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
是謂有七施衆得大福得大果得大
功德得大廣報阿難云何有十四私
[18-0187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八張溫施
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
有信族姓男族姓女布施如來施緣
一覺施阿羅訶施向阿羅訶施阿那
含施向阿那含施斯陀含施向斯陀
含施湏陀洹施向湏陀洹施離欲外仙
人施精進人施不精進人布施畜生
阿難布施畜生得福百倍施不精進
人得福千倍施精進人得福百千倍
施離欲外仙人得福億百千倍施向
湏陀洹無量得湏陀洹無量向斯陀
含無量得斯陀含無量向阿那含無
量得阿那含無量向阿羅訶無量得
阿羅訶無量緣一覺無量况復如來
無所著等正覺耶此十四私施得大
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廣報復次
阿難有四種布施三淨施云何爲四
或有布施因施主淨非受者或有布
施因受者淨非施主或有布施非因
施主淨亦非受者或有布施因施主
淨受者亦然阿難云何布施因施主
淨非受者耶施主精進行妙法見來
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受
者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
[18-0187b]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十九張溫如
是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是謂布施
因施主淨非受者也阿難云何布施
因受者淨非施主耶施主不精進行
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是說
無施無施果受者精進行妙法見來
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是謂
布施因受者淨非施主也阿難云何
布施非因施主淨亦非受者耶施主
不精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
見如是說無施無施果受者亦不精
進行惡法不見來不見果如是見如
是說無施無施果是謂布施非因施
主淨亦非受者阿難云何布施因施
主淨受者亦然耶施主精進行妙法
見來見果如是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
受者亦精進行妙法見來見果如是
見如是說有施有施果是謂布施因
施主淨受者亦然於是世尊說此頌
日精進
施不精進如法得歡喜心信有
業及果報此施因施主淨不精
進施精進不如法非喜心不信
業及果報此施因受者淨
[18-0187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十張溫
懈怠施不精進不如法非喜心
不信業及果報如是施無廣報
精進施於精進如法得歡喜心
信有業及果報如是施有廣報
奴婢及貧窮自分施歡喜信業信果報
此施善人稱正護善身口舒手以法乞
離欲施離欲是財施第一
佛說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瞿曇彌經第九竟千五百二十字
中阿含心品多界經第十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舎衞國在勝林
給孤獨園尒時尊地可難獨安靖處
宴坐思惟心作是念諸有恐怖彼一
切従愚癡生不従智慧諸有遭事灾
患憂慼彼一切従愚癡生不従智慧
於是尊者阿難則於晡時従宴坐起
徃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日
世尊我今獨安靖處宴坐思惟心作
是念諸有恐怖彼一切従愚癡生不
従智慧諸有遭事灾患憂慼彼一切
従愚癡生不従智慧世尊告日如是
阿難如是阿難諸有恐怖彼一切従
[18-0188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十一張溫
愚癡生不従智慧諸有遭事灾患憂
慼彼一切従愚癡生不従智慧阿難猶如従葦
積草積生火燒樓閣堂屋阿難如是
諸有恐怖従愚癡生不従智慧諸有
遭事灾患憂慼彼一切従愚癡生不
従智慧阿難昔過去時若有恐怖彼
一切亦従愚癡生不従智慧諸有遭
事灾患憂慼彼一切従愚癡生不従
智慧阿難當來時諸有恐怖彼一切
従愚癡生不従智慧諸有遭事灾患
憂慼彼一切従愚癡生不従智慧阿
難今現在諸有恐怖従愚癡生不従
智慧諸有遭事灾患憂慼彼一切従
愚癡生不従智慧阿難是爲愚癡有
恐怖智慧無恐怖愚癡有遭事灾患
憂慼智慧無遭事灾患憂慼阿難諸
有恐怖遭事灾患憂慼彼一切従愚
癡可得不従智慧於是尊者阿難悲
泣淚出义手向佛白日世尊云何比
丘愚癡非智慧世尊答日阿難若有
比丘不知界不知處不知因緣不知
是處非處者阿難如是比丘愚癡非
智慧尊者阿難白日世尊
[18-0188b]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十二張溫如是
比丘愚癡非智慧世尊云何比丘智
慧非愚癡世尊答曰阿難若有比丘
知界知處知因緣知是處非處者阿
難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癡尊者阿難
白日世尊如是比丘智慧非愚癡世
尊云何比丘知界世尊答日阿難若
有比丘見十八界知如眞眼界色界
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
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
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阿難見此
十八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
眞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阿
難見此六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六
界知如眞欲界恚界害界無欲
界無恚界無害界阿難見此六界知
如眞復次阿難見六界知如眞樂界
苦界喜界憂界捨界無眀界阿難見
此六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四界知
如眞覺界想界行界識界阿難見此
四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
眞欲界色界無色界阿難見此三界
知如眞復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眞色
界無色界滅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
[18-0188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十三張溫眞復
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眞過去界未來
界現在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眞復
次阿難見三界知如眞妙界不妙界
中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眞復次阿
難見三界知如眞善界不善界無記
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眞復次阿難
見三界知如眞學界無學界非學非
無學界阿難見此三界知如眞復次
阿難見二界知如眞有漏界無漏界
阿難見此二界知如眞復次阿難見
二界知如眞有爲界無爲界阿難見
此二界知如眞阿難見此六十二界
知如眞阿難如是比丘知界尊者阿
難白日世尊如是比丘知界世尊云
何比丘知處世尊答日阿難若有比
丘見十二處知如眞眼處色處耳處
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觸處
意處法處阿難見此十二處知如眞
阿難如是比丘知處尊者阿難白日
世尊如是比丘知處云何比丘知因
緣世尊答日阿難若有比丘見因緣
及従因緣起知如眞因此有彼無此
無彼此生彼生此滅彼滅謂緣
[18-0189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十四張溫
無眀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無眀
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阿難
如是比丘知因緣尊者阿難白日世
尊如是比丘知因緣云何比丘知是
處非處世尊答日阿難若有比丘見
處是處知如眞見非處是非處知
如眞阿難若世中有二轉輪王並治
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轉輪王治
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世中有二如來
者終無是處若世中有一如來者
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故害父母
煞阿羅訶破壞聖衆惡心向佛出如
來血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故害父
母煞阿羅訶破壞聖衆惡心向佛出
如來血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
人故犯戒捨戒罷道者終無是處若
凡夫人故犯戒捨形罷道者必有
是處若見諦人捨離此內従外求
尊求福田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捨
離此內従外求尊求福田者必有是
處阿難若見諦人従餘沙門梵志作
是說諸尊可見則見可知則知者終
無是處若凡夫人從餘沙門梵志作
是說諸尊
[18-0189b]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十五張溫
可見則見可知則知者必有是處阿
難若見諦人信卜問吉凶者終無是
處若凡夫人信卜問吉凶者必有是
處阿難若見諦人従餘沙門梵志卜
問吉凶相應見有苦有煩見是眞者
終無是處若凡夫人従餘沙門梵志
卜問吉凶相應見有苦有煩見是眞
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人生極苦
甚重苦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思不可
念乃至斷命捨離此內更従外求或
有沙門梵志或持一句呪二句三句
四句多句百千句呪令脫我苦是求
苦習苦趣苦苦盡者終無是處若凡
夫人捨離此內更従外求或有沙門
梵志持一句呪二句三句四句多句
百千句呪令脫我苦是求苦習苦趣
苦苦盡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見諦
人受八有者終無是處若凡夫人受
八有者必有是處阿難若身惡行口
惡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至善
處生於天中者終無是處若身惡行
口意惡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至
惡處生地獄中者必有是處阿難
若身
[18-0189c]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十六張溫妙行
口意妙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至
惡處生地獄中者終無是處若身妙
行中意妙行因此緣此身壞命終趣
至善處生天中者必有是處阿難若
身惡行口意惡行受樂報者終無是處
阿難若身惡行口意惡行受苦報者必
有是處阿難若身妙行口意妙行受苦
報者終無是處若身妙行口意妙行
受樂報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不斷五
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者終無
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羸心正立四
念處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不斷五蓋
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處欲修七
覺意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慧
羸心正立四念處修七覺意者必有
是處阿難若不斷五蓋心穢慧羸心
不正立四念處不修七覺意欲得無
上正盡覺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
穢慧羸心正立四念處修七覺意得
無上正盡覺者必有是處阿難若不
斷五蓋心穢慧羸心不正立四念處
不修七覺意不得無上正盡覺盡苦
邊者終無是處若斷五蓋心穢
[18-0190a]
中阿含經卷苐四十七苐二十七張溫慧羸
心正立四念處修七覺意得無上正
盡覺盡苦邊者必有是處阿難如是
比丘知是處非處尊者阿難白曰世
尊如是比丘知是處非處於是尊者
阿難义手向佛白曰世尊此經名何
云何奉持世尊告曰阿難當受持此
多界法界甘露界多鼓法鼓甘露鼓
法鏡四品是故稱此經名曰多界佛說
如是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多界
經第十竟二千二百三十六字中阿
含經卷第四十七八千三百三十字中阿
含心品第三竟二萬一千二十二字第四分別說癸卯
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勅彫

[18-019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