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064c]
中阿含經卷第五履東晉罽賓三
藏瞿曇僧伽提婆譯舎梨子相應品第三有
十一經初一日誦等心得戒智師
子水喻瞿尼陀然梵教病拘絺象跡
喻分別四諦最在後舎梨子
相應品等心經第一我聞如是一時
佛遊舎衞國在勝林給孤獨園尒時
尊者舎梨子與比丘衆夜集講堂因
内結外結爲諸比丘分別其義諸賢
世實有二種人云何爲二有内結人
阿那含不還此間有外結人非阿那
含還來此間諸賢云何内結人阿那
含不還此間若有一人修習禁戒无
穿無缺无穢無濁極多无難聖所稱
譽善修善具彼因修習禁戒無穿无
缺無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
修善具故復學猒欲無欲斷欲因學
猒
樂中愛惜不離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
身壞命終過摶食天主餘意生天中
旣生彼巳便作是念我本爲人時修
習禁戒無穿无缺無
[17-1065a]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張履
穢無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
具因修習禁戒无穿無缺无穢無濁
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故復
學猒欲無欲斷欲因學猒欲无欲斷
欲故得息心解脫得巳樂中愛惜不
離於現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
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在於此中諸賢
復有一人修習禁戒无穿無缺无穢
无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
彼因修習禁戒無穿无缺
無穢无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
善具故復學色有斷貪斷業學欲捨離
因學色有斷貪斷業學欲捨離故得
息心解脫得巳樂中愛惜不離於現
法中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
天生餘意生天巾旣生彼巳便作是
念我本爲人時修習禁戒无穿無缺
無穢无濁極多无難聖所稱譽善修
善具因修習禁戒無穿无缺無穢无
濁極多無難聖所稱譽善修善具故
復學色有斷貪斷業學欲捨離因學
色有斷貪斷業學欲捨離故得息心
解脫得巳樂中愛惜不離於現法中
不得究竟
[17-1065b]
中阿含經卷苐五苐三張履
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
在於此中諸賢是謂内結人阿那含
不還此間諸賢云何外結人非阿那
含來還此間若有一人修習禁戒守
護従解脫又復善攝威儀礼節見纖
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諸
外結人非阿那含還來此間於是衆
多等心天色像巍巍光輝暐曄夜將
向旦來詣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
白曰世尊尊者舎梨子昨夜與比丘
衆集在講堂因内結外結爲諸比丘
分別其義諸賢世實有二種人内結
人外結人世尊衆巳歡喜唯願世尊
慈哀愍念徃至講堂彼時世尊爲諸
等心天默然而許諸等心天知世尊
默然許可稽首佛足繞三匝巳卽彼
處沒諸等心天去後不久於是世尊
徃至講堂比丘衆前敷座而坐世尊
坐巳歎曰善哉善哉舎梨子汝極甚
善所以者何汝於昨夜與比丘衆集
在講堂因内結外結爲諸比丘分別
其義諸賢世實有二種人内結人外結人
舎梨子昨夜向且諸等心天來
[17-1065c]
中阿含經卷苐五苐四張履詣我所
稽首礼巳却住一面白我言世尊尊
者舎梨子昨夜與比丘衆集在講堂
因内結外結爲諸比丘分別其義諸
賢世實有二種人内結人外結人世
尊衆巳歡喜唯願世尊慈哀愍念徃
至講堂舎梨子我便爲彼諸等心天
默然而許諸等心天知我默然許可
稽首我足繞三匝巳卽彼處沒舎梨
子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
或五十六十共住錐頭處各不相妨
舎梨子諸等心天非生彼中甫修善
心極廣甚大令諸等心天或十二十
或三十四十或五十六十共住錐頭
處各不相妨舎梨子諸等心天本爲
人時巳修善心極廣甚大因是故令
諸等心天或十二十或三十四十或
五十六十共
故舎梨子當學寂靜諸根寂靜心意
寂靜身口意業寂靜向於世尊及諸
智梵行舎梨子虛偽異學長衰永失
所以者何謂不得聞如此妙法佛說
如是彼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17-1066a]
中阿含經卷苐五苐五張履
等心經第一竟千一百八十一字
舎梨子相應品成就戒經第二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舎衞國在勝林
給孤獨園尒時尊者舎梨子告諸比
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
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
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
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
滅定必有此處是時尊者烏陀夷共
在衆中尊者*陀夷白曰尊者舎梨
子若比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
滅定者終無此處尊者舎梨子再三
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
就慧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
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
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
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尊者烏陀
夷亦復再三白曰尊者舎梨子若比
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
終無此處於是尊者舎梨子便作是
念此比丘乃至再三非我所說無一
比丘歎我所說我寧可徃至世尊所
於是尊者舎梨子徃詣佛所稽首
[17-1066b]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六張履
作礼却坐一面尊者舎梨子去後不
久尊者烏陀夷及諸比丘亦徃詣佛
所稽首作礼却坐一面於中尊者舎
梨子復告諸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
就定成
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
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
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尊
者烏陀夷復白曰尊者舎梨子若比
丘生餘意生天中出入想知滅定者
終無此處尊者舎梨子復再三告諸
比丘若比丘成就戒成就定成就慧
者便於現法出入想知滅定必有此
處若於現法不得究竟智身壞命終
過摶食天生餘意生天中於彼出入
想知滅定必有此處尊者*陀夷亦
復再三白曰尊者舎梨子若比丘生
餘意生天中出八想知滅定者終無
此處尊者舎梨子復作是念此比丘
於世尊前再三非我所說亦無一比
丘歎我所說我冝默然於是世尊問
曰烏陀夷汝說意生天爲是色耶尊
者烏陀夷曰世尊曰是也世尊世尊
[17-1066c]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七張履面訶烏
陀夷曰汝愚癡人盲無有目以何等
故論甚深阿毗曇於是尊者烏陀夷
爲佛面訶巳内懷憂慼低頭默然失
辯無言如有所思世尊面訶尊者烏
陀夷巳語尊者阿難曰上尊名德長
老比丘爲他所詰汝何以故縱而不
撿汝愚癡人無有慈心捨背上尊名
德長老於是世尊面訶尊者烏陀夷
及尊者阿難巳告諸比丘若比丘成
就戒成就定成就慧者便於現法出
入想知滅定必有此處若於現法不
得究竟智身壞命終過摶食天生餘
意生天中於彼出入想知滅定必有
此處佛說如是卽入禪室宴坐默然
尒時尊者
阿難白尊者白淨是他所作而我得
責尊者白淨世尊晡時必従禪室出
至比丘衆前敷座而坐共論此義尊
者白淨應答此事我極慙愧於世尊
所及諸梵行於是世尊則於晡時従
禪室出至比丘衆前敷座而坐告曰
白淨長老比丘爲有幾法爲諸梵行
者愛敬尊重尊者白淨白曰
[17-1067a]
中阿含含經苐五苐八張履*右世
尊長老比丘若有五法爲諸梵行者
愛敬尊重云何爲五世尊長老比丘
修習禁戒守護従解脫又復善攝威
儀礼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受持學戒
世尊禁戒長老上尊比丘爲諸梵行
者愛敬尊重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廣
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慱聞所謂法
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
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
翫習至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世尊
多聞長老上尊比丘爲諸梵行者愛
敬尊重復次世尊長老比丘得四増
上心現法樂居易不難得世尊禪伺
長老上尊比丘爲諸梵行者愛敬尊
重復次世尊長老比丘修行智慧觀
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分別曉
了以正盡苦世尊智慧長老上尊比
丘爲諸梵行者愛敬尊重復次世尊
長老比丘諸漏巳盡無復有結心解
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
證成就遊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
辦不更受有知如眞世尊漏盡長老
上尊比丘爲諸梵行者愛敬尊重
[17-1067b]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九張履
世尊長老比丘若成就此五法爲諸
梵行者愛敬尊重世尊問曰白淨若
長老比
梵行者愛敬尊重尊者白淨白曰世
尊若長老比丘無此五法者更無餘
事使諸梵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
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
上柱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
根毀熟顏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
行愛敬尊重世尊告曰如是如是若
長老比丘無此五法更無餘事使諸梵
行愛敬尊重唯以老耄頭白齒落盛
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柱杖而
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
色醜惡彼因此故使諸梵行愛敬尊
重白淨舎梨子比丘有此五法汝等
應當愛敬尊重所以者何白淨舎梨
子比丘修習禁戒守護従解脫又復
善攝威儀礼節見纖芥罪常懷畏怖
受持學戒復次白淨舎梨子比丘廣
學多聞守持不忘積聚慱聞所謂法
者初善中善竟亦善有義有文具足
清淨顯現梵行如是諸法廣學多聞
[17-1067c]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張履翫習至
千意所惟觀明見深達復次白淨舎
梨子比丘得四増上心現法樂居易
不難得復次白淨舎梨子比丘修行
智慧觀興衰法得如是智聖慧明達
分別曉了以正盡苦復次白淨舎梨
子比丘諸漏巳盡无復有結心解脫
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
成就遊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
不更受有知如眞白淨舎梨子比丘
成就此五法汝等應共愛敬尊重佛
說如是尊者白淨及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成就戒經苐二
竟一千七百四十六字
子相應品智經第三初一日誦我聞
如是一時佛遊舎衞國在勝林給孤
獨園尒時牟利破羣㝹比丘捨戒罷
道黑齒比丘聞牟利破羣㝹比丘捨
戒罷道卽詣尊者舎梨子所稽首礼
足却坐一面坐巳白日尊者舎梨子
當知牟利破羣㝹比丘捨戒罷道尊
者舎梨子日牟利破羣㝹比丘於此
法中而愛樂耶黑齒比丘問曰尊者
舎梨子於此法中而愛樂耶尊
[17-1068a]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一張履
者舎梨子荅曰黑齒我於此法無有
疑惑黑齒比丘卽復問曰尊者舎梨
子於當來事復云何耶尊者舎梨子
答曰黑齒我於來事亦無猶預黑齒
比丘聞如是巳卽従坐起徃詣佛所
稽首作礼却坐一面白日世尊尊者
舎梨子今自稱說得智生巳盡梵行
巳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知如眞世
尊聞巳告一比丘汝徃舎梨子所語
舎梨子世尊呼汝一比丘受教巳卽
従坐起礼佛而去徃詣尊者舎梨子
所白曰世尊呼尊者舎梨子尊者舎
梨子聞巳卽徃詣佛稽首作礼却坐
一面世尊問曰舎梨子汝今實自稱
說得智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
不更受有知如眞耶尊者舎梨子白
曰世尊不以此文不以此句我但說
義世尊告曰舎梨子族姓子隨其方
便稱說得智者卽說得智尊者舎梨
子白曰世尊我向巳說不以此文不
以此句我但說義世尊問曰舎梨子
若諸梵行來問汝言尊者舎梨子云
何知云何見自稱說得智生巳盡梵
[17-1068b]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二張履
行巳立所作巳辦不更
耶舎梨子汝聞此巳當云何答尊者
舎梨子白曰世尊若諸梵行來問我
言尊者舎梨子云何知云何見自稱
說得智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
不更受有知如眞世尊我聞此巳當
如是答諸賢生者有因此生因盡知
生因盡巳我自稱說得智生巳盡梵
行巳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知如眞
世尊若諸梵行來問如此我當如是
答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舎梨子若諸
梵行來問如此汝應如是答所以者
何如此說者當知是義世尊問曰舎
梨子若諸梵行來問汝言尊者舎梨
子生者何因何緣爲従何生以何爲
本汝聞此巳當云何答尊者舎梨子
白曰世尊若諸梵行來問我言尊者
舎梨子生者何因何緣爲従何生以
何爲本世尊我聞此巳當如是答諸
賢生者因有緣有従有而生以有爲
本世尊若諸梵行來問如此我當如
是答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舎梨子若
諸梵行來問如此汝應如是答所以
[17-1068c]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三張履者何
如此說者當知是義世尊問曰舎梨
子若諸梵行來問汝言尊者舎梨子
有者何因何緣爲従何生以何爲本
汝聞此巳當云何答尊者舎梨子白
曰世尊若諸梵行來問我言尊者舎
梨子有者何因何緣爲従何生以何
爲本世尊我聞此巳當如是答諸賢
有者因受緣受従受而生以受爲本
世尊若諸梵行來問如此我當如是
答世尊歎日善哉善哉舎梨子若諸
梵行來問如此應如是答所以者
如此說者當知是義世尊問曰舎梨
子若諸梵行來問汝言尊者舎梨子
受者何因何緣爲従何生以何爲本
汝聞此巳當云何答尊者舎梨子白
曰世尊若諸梵行來問我言尊者舎
梨子受者何因何緣爲従何生以何
爲本世尊我聞此巳當如是答諸賢
受者因愛緣愛従愛而生以愛爲本
世尊若諸梵行來問如此我當如是
答世尊歎曰善哉善哉舎梨子若諸
梵行來問如此汝應如是答所以者
何如此說者當知是義世尊問
[17-1069a]
中阿含經卷苐五苐十四張履
曰舎梨子若諸梵行來問汝言尊者
舎梨子云何爲愛汝聞此巳當云何
答尊者舎梨子白曰世尊若諸梵行
來問我言尊者舎梨子云何爲愛世
尊我聞此巳當如是答諸賢謂有三
覺樂覺苦覺不苦不樂覺於中樂欲
著者是謂爲愛世尊若諸梵行來問
如此我當如是答世尊歎曰善哉善
哉舎梨子若諸梵行來問如此汝應
如是答所以者何如此說者當知是
義世尊問曰舎梨子若諸梵行來問
汝言尊者舎梨子云何知云何見於
三覺中無樂欲著汝聞此巳當云何
答尊者舎梨子白曰世尊若諸梵行
來問我言尊者舎梨子云何知云何
見於三覺中無樂欲著世尊我聞此
巳當如是答諸賢謂此三覺無常法
苦法滅法无常法卽是苦見苦巳便
於三覺無樂欲著世尊若諸梵行來
問如此我當如是答世尊歎曰善哉
善哉舎梨子若諸梵行來問如此汝
應如是答所以
是義尒時世尊告曰舎梨子此說復
[17-1069b]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五張履
有義可得略答舎梨子復有何義此
說可得略答所覺所爲卽皆是苦舎
梨子是謂復有義此說可得略答世
尊問曰舎梨子若諸梵行來問汝言
尊者舎梨子云何背不向自稱說得
智生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不更
受有知如眞尊者舎梨子白曰世尊
若諸梵行來問我言尊者舎梨子云
何背不向自稱說得智生巳盡梵行
巳立所作巳辦不更受有知如眞世
尊我聞此巳當如是答諸賢我自於
内背而不向則諸愛盡无驚无怖無
疑無惑行如是守護如其守護巳不
生不善漏世尊若諸梵行來問如此
我當如是答世尊歎日善哉善哉舎
梨子若諸梵行來問如此汝應如是
答所以者何如此說者當知是義世
尊告日舎梨子復次有義此說可得
略答若諸結沙門所說彼結非我有
行如是守護如其守護巳不生不善
漏舎梨子是謂復有義此說可得略
答世尊說如是巳卽従坐起入室燕
坐世尊入室不久尊者舎梨子吉諸
[17-1069c]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六張履惠如比
丘諸賢我始未作意而世尊卒問此
義我作是念恐不能答諸賢我初說
一義便爲世尊之所讃可我復作是
念若世尊一日一夜以異文異句問
我此義者我能爲世尊一日一夜以
異文異句而答此義若世尊二三四
至七日七夜以異文異句問我此義
者我亦能爲世尊二三四至七日七
夜以異文異句而答此
聞尊者舎梨子說如是巳卽従坐起
疾詣佛所白世尊曰世尊入室不久
尊者舎梨子所說至高一向師子吼
諸賢我始來作意而世尊卒問此義
我作是念恐不能答諸賢我初說一
義便爲世尊之所讃可我復作是念
若世尊一日一夜以異文異句問我
此義者我能爲世尊一日一夜以異
文異句而答此義諸賢若世尊二三
四至七日七夜以異文異句問我此
義者我亦能爲世尊二三四至七日
七夜以異文異句而答此義世尊告
白黑齒如是如是若我一日一夜以
異文異句問舎梨子比丘此義者
[17-1070a]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七張履利
才舎梨子比丘必能爲我一日一夜
以異文異句而答此義黑齒若我二
三四至七日七夜以異文異句問舎
梨子比丘此義者舎梨子比丘亦能
爲我二三四至七日七夜以異文異
句而答此義所以者何黑齒舎梨子
比丘深達法界故佛說如是尊者舎
梨子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
行智經第三竟一千一百六十九字
舎梨子相應品師子吼經第四初一
日誦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舎衞國在
勝林給孤獨園尒時世尊與大比丘
衆倶於舎衞國而受夏坐尊者舎梨
子亦遊舎衞國而受夏坐於是尊者
舎梨子舎衞國受夏坐訖過三月巳
補治衣竟攝衣持鉢徃詣佛所稽首
礼足却坐一面白曰世尊我於舎衞
國受夏坐訖世尊我欲遊行人間世
者當令得度諸未脫者當令得脫諸
未般涅槃者令得般涅槃舎梨子汝
去隨所欲於是尊者舎梨子聞佛所
說善受善持卽従坐起稽首佛足繞
三匝
[17-1070b]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八張履
而去還至巳房收舉床座攝衣持鉢
卽便出去遊行人間尊者舎梨子去
後不久有一梵行在於佛前犯相違
法白世尊曰今日尊者舎梨子輕慢
我巳遊行人間世尊聞巳告一比丘
汝徃舎梨子所語舎梨子世尊呼汝
汝去不久有一梵行在於我前犯相
違法而作是語世尊今日尊者舎梨
子輕慢我巳遊行人間一比丘受教
巳卽従坐起礼佛而去於是尊者阿
難住世尊後執拂侍佛一比丘去後
不久尊者阿難卽持戶鑰遍至諸房
見諸比丘便作是語善哉諸尊速詣
講堂今尊者舎梨子當在佛前而師
子吼若尊者舎梨子所說甚深息中
之息妙中之妙如是說者諸尊及我
得聞此巳當善誦習當善受持彼時
諸比丘聞尊者阿難語巳悉詣講堂
尒時一比丘徃詣尊者舎梨子所白
曰世尊呼汝汝去不久有一梵行在
於我前犯相違法而作是語世尊今
日尊者舎梨子輕慢我巳遊行人間於是尊者舎梨子聞巳卽従坐起便
[17-1070c]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十九張履還詣
佛稽首礼足却坐一面佛便告曰舎
梨子汝去不久有一梵行在於我前
犯相違法而作是語世尊今日尊者
舎梨子輕慢我巳遊行人閒舎梨子
汝實輕慢一梵行巳而遊人間耶
者舎梨子白曰世尊若无身身念者
彼便輕慢於一梵行而遊人聞世尊
我善有身身念我當云何輕慢一梵
行而遊人間世尊猶截角牛至忍溫
良善調善御従村至村従巷至巷所
遊行處無所侵犯世尊我亦如是心
如截角牛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
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
遊世尊若無身身念者彼便輕慢於
一梵行而遊人間世尊我善有身身
念我當云何輕慢一梵行而遊人間
世尊猶旃陀羅子而截兩手其意至
下従村至村従邑至邑所遊行處無
所侵犯世尊我亦如是心如截手旃
陀羅子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
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世尊若無身身念者彼便輕慢於一
梵行而遊人間世尊我善有身
[17-1071a]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十張履
身念我當云何輕慢一梵行而遊人
間世尊猶若如地淨與不淨大便小
便涕唾悉受地不以此而有憎愛不
羞不慙亦不愧恥世尊我亦如是心
如彼地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
大无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世尊若無身身念者彼便輕慢於一
梵行而遊人間世尊我善有身身念
我當云何輕慢一梵行而遊人間世
尊猶若如水淨與不淨大便小便涕
唾悉洗水不以此而有憎愛不羞不
慙亦不愧恥世尊我亦如是心如彼
水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
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世尊
若無
而遊人間世尊我善有身身念我當
云何輕慢一梵行而遊人間世尊猶
若如火淨與不淨大便小便涕唾悉
燒火不以此而有憎愛不羞不慙亦
不愧恥世尊我亦如是心如彼火無
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无量善
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世尊若無
身身念者彼便輕慢於一梵行而遊
[17-1071b]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十一張履
人間世尊我善有身身念我當云何
輕慢一梵行而遊人間世尊猶若如
風淨與不淨大便小便涕唾悉吹風
不以此而有憎愛不羞不慙亦不愧
恥世尊我亦如是心如彼風無結無
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无量善修遍
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世尊若无身身
念者彼便輕慢於一梵行而遊人間
世尊我善有身身念我當云何輕慢
一梵行而遊人間世尊猶如掃箒淨
與不淨大便小便涕唾悉掃箒不以
此而有憎愛不羞不慙亦不愧恥世
尊我亦如是心如掃箒無結無怨無
恚無諍極廣甚大无量善修遍滿一
切世間成就遊世尊若無身身念者
彼便輕慢於一梵行而遊人間世尊
我善有身身念我當云何輕慢一梵
行而遊人間世尊猶晡旃尼淨與不
淨大便小便涕唾悉拭晡旃尼不以
此故而有憎愛不羞不慙亦不愧恥
世尊我亦如是心如晡旃尼無結無
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无量善修遍
滿一切世間成就遊世尊若無身身
[17-1071c]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十二張履光
進念者彼便輕慢於一梵行而遊人
間世尊我善有身身念
慢一梵行而遊人間世尊猶如膏缾
處處裂破盛滿膏巳而著日中漏遍
漏津遍津若有目人來住一面見此
膏缾處處裂破盛滿膏巳而著日中
漏遍漏津遍津世尊我亦如是常觀
此身九孔不淨漏遍漏津遍津世尊
若無身身念者彼便輕慢於一梵行
而遊人間世尊我善有身身念我當
云何輕慢一梵行而遊人間世尊猶
如有一自喜年少沐浴澡洗熏以塗
香著白淨衣瓔珞自嚴剃鬚治髪頭
冠華鬘若以三屍死蛇死狗及以死
人靑瘀膖脹極臭爛壞不淨流漫繫
著咽頸彼懷羞慙極惡穢之世尊我
亦如是常觀此身臭處不淨心懷羞
慙極惡穢之世尊若無身身念者彼
便輕慢於一梵行而遊人間世尊我
善有身身念我當云何輕慢一梵行
而遊人間於是彼比丘卽従坐起稽
首佛足白世尊日海過世尊自首善
逝如愚如癡如不定如不善所以者何
[17-1072a]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十三張履
謂我以虛妄言誣謗清淨梵行舎梨
子比丘世尊我今悔過願爲受之見
巳發露後不更作世尊告曰如是比
丘汝實如愚如癡如不定如不善所
以者何謂汝以虛妄言空無眞實誣
謗清淨梵行舎梨子比丘汝能悔過
見巳發露後不更作若有悔過見巳
發露後不更作者如是長養於聖法
律則不衰退於是佛告尊者舎梨子
汝速受彼癡人悔過莫令彼比丘卽
於汝前頭破七分尊者舎梨子卽爲
哀愍彼比丘故便受悔過佛說如是
尊者
喜奉行
師子吼經第四竟千九百七十七字
舎梨子相應品水喻經第五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舎衞
國在勝林給孤獨園尒時尊者舎梨
子告諸比丘諸賢我今爲汝說五除
惱法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彼諸比丘
受教而聽尊者舎梨子言云何爲五
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
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
賢或有一
[17-1072b]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十四張履光
進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設
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賢或有一
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
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諸
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
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復次
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若
慧者見設生恚惱應當除之諸賢或
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若慧者見
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如阿練
若比丘持糞掃衣見糞聚中所棄弊
衣或大便汙或小便涕唾及餘不淨
之所染汙見巳左手執之右手舒張
若非大便小便涕唾及餘不淨之所
汙處又不穿者便裂取之如是諸賢
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淨行莫念彼
身不淨行也便當念彼口之淨行若
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諸賢或
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淨行若慧者見
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村外不
遠有深水池藁草所覆若有人來熱
極煩悶飢渴頓之風熱所
巳脫衣置岸便人池中兩手披藁恣
意
[17-1072c]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十五張履
快浴除熱煩悶飢渴頓乏如是諸賢
或有一人口不淨行身有淨行莫念
彼口不淨行但當念彼身之淨行
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諸賢
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不淨行心少有淨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猶四衢道有牛跡水若有人來熱極煩悶飢渴頓乏風熱所逼
彼作是念此四衢道牛跡少水我若
以手以葉取者則擾渾濁不得除我
熱極煩悶飢渴頓乏我寧可跪手膝
拍地以口飮水彼卽長跪手膝拍地
以口飮水彼卽得除熱極煩悶飢渴頓
乏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
不淨行心少有淨莫得念彼身不淨
行口不淨行但當念彼心少有淨諸
賢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除諸
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
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
猶如有人遠涉長路中道得病極困
委頓獨無伴侣後村轉遠而前村未
至若有人來住一面見此行人逺涉
長路中道得病極困委頓獨無伴侣
後村
[17-1073a]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十六張履香
山轉遠而前村未至彼若得侍人
従逈野中將至村邑與妙湯藥餔養
美食好瞻視者如是此人病必得差
謂彼人於此病人極有哀愍慈念之
心如是諸賢或有一人身不淨行口
意不淨行若慧者見便作是念此賢
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莫令此賢因
身不淨行口意不淨行身壞命終趣
至惡處生地獄中若此賢得善知識
者
淨行修口意淨行如是此賢因身淨
行口意淨行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乃
生天上謂彼賢爲此賢極有哀愍慈
念之心若慧者見設生恚惱應如是
除諸賢或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
若慧者見設生恚惱當云何除諸賢
猶村外不遠有好池水旣清且美其
淵平滿翠草被岸花樹四周若有人
來熱極煩悶飢渴頓乏風熱所逼彼
至池巳脫衣置岸便入池中恣意快
浴除熱煩悶飢渴頓乏如是諸賢或
有一人身淨行口意淨行常當念彼
身之淨行口意淨行若慧者見設生
恚
[17-1073b]
中阿含経卷苐五苐二十七張履惠
之惱應如是除諸賢我向所說五除
惱法者因此故說尊者舎梨子所說
如是諸比丘聞巳歡喜奉
行水喻經第五竟千一百一字
中阿含經卷苐五七千一百七十四字初一日
誦癸卯歲高麗國分司大藏都
監勅彫造
[17-1073c]
中阿含經卷苐六履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舎梨子相應品瞿尼師經第六初一日誦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王舎城在竹林
迦蘭哆園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