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63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聲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等法品第三十九
聞如是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孤
獨園尒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比丘
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受樂無窮欲
得盡漏便能獲之云何爲七法於是
比丘知法知
知足亦復知入衆中觀察衆人是謂
七法云何比丘知法於是比丘知法
所謂契經祗夜偈因緣譬喻本未廣
演方等未曾有廣普授決生經若有
比丘不知法者不知十二部經此非
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了法故名爲
知法如是比丘解了於法云何比丘
解了於義於是比丘知如來機趣解
了深義無所疑難若有比丘不解了
義者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知深
義故名爲解義也如是比丘能分別
義云何比丘知其時冝於是比丘知
其時節可修觀時便修觀可修止時
便修止可默知默可行知行可誦知
[18-0563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張馨誦
可授前人便授前人可語知語若有
比丘不知此者不知止觀進止之冝
此非比丘若復比丘知其時節不失
時冝此名爲隨其方冝如是比丘知
其時冝云何比丘自能修巳於是比
丘能自知巳我今有此見聞念知有
如是智慧行步進止恒隨正法若有
比丘不能自知智慧之冝出入行來
此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自修巳進
止之冝此名爲自修巳行是謂比丘能
自知巳云何比丘自知止足於是比
丘能自籌量睡眠覺寤坐臥經行進
止之冝皆能知止足若有比丘不能
知是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能解
了此故名爲知足如是比丘名爲知
足云何比丘知入大衆於是比丘分別
大衆此是刹利種此是婆羅門衆此
是長者衆此是
冝則適彼衆中可語可默皆悉知之
若有比丘不知入衆此非比丘以其
比丘知入大衆故名爲知入衆也是
謂比丘知入大衆也云何比丘知衆
人根元比丘當知有二人云何
[18-0564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三張馨
爲二彼或有一人欲徃至園中親覲
比丘彼第二人不喜至彼觀見比丘
彼人欲至園中親覲比丘者此人最
爲上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爲二彼一
人雖至比丘所然不問其冝彼第二
人亦不徃至寺中見比丘彼至寺人
最爲第一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爲二
彼一人至比丘所問訙時冝彼第二
人不至比丘所問訙時冝彼人至寺
者最尊第一出彼人上比丘復有二
人云何爲二彼一人至比丘所至心
聽法彼第二人不至比丘所不至心
聽法彼至心聽法者於彼人最爲第
一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爲二彼有一人
能觀察法受持諷誦彼第二人不
能受持諷誦彼人受持諷誦者於此
人上最爲第一比丘復有二人云何爲
二彼有一人聞法解其義彼第二人
聞法不解其義彼人聞法解義者於
此人最尊第一比丘復有二人云何
爲二彼有一人聞法法成就彼第二
人不聞法法不成就彼人法法成就
者於此人第一比丘復有二人云何
[18-0564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四張馨爲
二彼一人聞法能堪忍修行分別護持
正法第二人不能堪忍修行其法彼
能修行法者於此諸人最尊第一猶
如牛有酪由酪
爲第一無能及者此亦如是若有人
能修行者此人最爲第一无能及者
是謂比丘觀察人根若有人不了此
者則非比丘也以其比丘聞法分別
其義者此爲最上如是比丘觀察人
根若有比丘成就七法者於現法中
快樂無爲意欲斷漏亦无有疑是故
比丘當求方便成此七法如是比丘
當作是學尒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聞
如是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孤獨
園尒時世尊告諸比丘三十三天晝
度樹本縦廣五十由旬高百由旬東
西南北蔭覆五十由旬三十三天在
彼四月自相娛樂比丘當知或有是
時彼晝度樹華葉周落萎黃在地尒
時諸天見此瑞應普懷歡喜欣情内
發此樹不久當更生華實比丘當知
或有是時彼樹華實皆悉凋落損
[18-0564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五張馨棄
在地是時三十三天倍復歡喜自相
謂言此樹不久當作灰色比丘當知
復經歷數時彼樹便作灰色是時三
十三天巳見此樹而作灰色甚懷喜
悦自相謂言而今此樹巳作灰色不
久當生羅網是時三十三天見此晝
度樹巳生羅網不久當生雹節爾時
三十三天見巳復懷歡喜此樹今日
巳生雹節不久當復開敷比丘當知
三十三天巳見此樹漸漸開敷各懷
歡喜此樹不久漸漸開敷不久當盡
著華比丘當知或有是時彼樹普悉
開敷皆懷歡喜此樹今日皆悉
爾時此香逆風百由旬内無不聞香
者爾時諸天四月之中於彼自相娛
樂樂不可計此亦如是若賢聖弟子
意欲出家學道時如似彼樹始欲凋
落復次賢聖弟子損棄妻財以信堅
固出家學道剃除鬚髪如似彼樹葉
落在地比丘當知若賢聖弟子無貪
欲想除不善法念持歡喜遊志一禪
似彼晝度樹而作灰色復次賢聖弟
子有覺有觀息内有歡喜專其一
[18-0565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六張馨
心無覺无觀遊心二禪如似彼樹而
生羅網復次賢聖弟子念而有護自
覺身有樂諸賢聖所救護念具足遊在
三禪如似彼樹而生雹節復次賢聖
弟子苦樂巳盡先無愁憂无苦無樂
護念清淨遊志四禪如似彼樹漸漸
開敷復次賢聖弟子盡有漏成无漏
心解脫智慧解脫現法中而自娛樂
生死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更不
復受胎如實知之如似彼樹皆悉敷
花是時賢聖弟子戒德之香遍聞四
遠無不稱譽者四月之中而自娛樂
遊心四禪具足行本是故諸比丘當
求方便成戒德之香如是比丘當作
是學尒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
奉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孤
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
七事水喻人亦如是諦聽諦聽善思
念之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世尊告
曰彼云何七事水喻而似人猶如有
人沒在水底如復有人暫出水還沒
如復有人出水觀看如復有人
[18-0565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七張馨而住
如復有人於水中行如復有人出水
而欲到彼岸如復有人巳到彼岸是
謂比丘七事水喻出現於世彼云何
人沒在水底而不得出於是或有一
人不善之法遍滿其體當經歷劫數
不可療治是謂此人沒在水底彼何
等人出水還沒或有一人信根漸薄
雖有善法而不牢固彼身口意行善
後復身口意行不善法身壞命終生
地獄中是謂此人出水還沒彼何等
人出水觀看於是或有人有信善根
身口意行更不増益其法自守而住
彼身壞命終生阿湏倫中是謂此人
出水而觀彼何等人出氺住者於是
或有人有信精進斷三結使更不退
轉必至究竟成無上道是謂此人出
水而住彼何等人欲渡水者於是或
有人信根精進恒懷漸愧斷三結使
婬怒癡薄來至此世而斷苦際是謂
此人欲渡水者彼何等人欲至彼岸
或有人信根精進斷下五結成阿那
含卽彼般涅槃更不來此世是謂此
人欲至彼岸者也何等人巳至
[18-0565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八張馨
彼岸者於是或有一人信根精進而
懷慚愧盡有漏成無漏於現法中而
自娛樂生死巳盡梵行巳立所作
巳辦更不復受胎如實知之於此无
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是謂此人巳渡
彼岸者也是謂比丘有此七人水喻
向汝等說諸佛世尊所應修行接度
人民今巳施行當在閑居靜處若在
樹下當念坐禪勿起懈怠此是我之
教誨爾時諸比丘聞佛
行聞如是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
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聖王
在遠圈治化七法成就不爲怨家盜
賊所擒獲云何爲七然彼城郭極爲
高峻修治齊整是謂彼王先成就第
一之法復次彼城門戶牢固是謂彼
城成就第二法復次彼城外塹極深
且廣是謂此城成就第三之法復次
彼城内多諸穀米倉庫盈滿是謂彼
城成就第四之法復次彼城饒諸薪
草是謂彼城成就第五之法復次彼
城多諸器杖備諸戰具是謂彼城成
就六法復次彼城主極聰明高才豫
知人
[18-0566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九張馨情可
鞭則鞭可治則治是謂彼城成就七
法外境不能來侵是謂比丘彼城圈
主成就此七法外人不得嬈近此比
丘亦復如是若成就七法弊魔波旬
不得其便云何爲七於是比丘戒律
成就威儀具足犯小律尙畏何况大
者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一之法弊魔
不得其便猶如彼城高廣極峻不可
沮壞復次比丘若眼見色不起想著
亦不興念具足眼根無所缺漏而護
眼根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
如是亦不起想具足意根而無乱想
具足擁護意根是謂比丘成就此第
二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門
戶牢固復次比丘多聞不忘恒念思
惟正法道教昔所經歷皆悉備知是
謂比丘成就此第三法弊魔波旬不
得其便如彼城郭外塹極深且廣復
次比丘多諸方便所
善竟善具足清淨得修梵行是謂比
丘成就此第四法如彼城郭多諸穀米
外寇不敢來侵復次比丘思惟四増
上心之法亦不脫漏是謂比丘
[18-0566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張馨
成就此第五之法弊魔波旬不得其
便如彼城郭多諸薪草外人不能來
觸嬈復次比丘得四神足所爲無難
是謂比丘成就此第六之法弊魔波
旬不得其便如彼城内噐杖備具復
次比丘具能分別陰入界亦復分別
十二因緣所起之法是謂比丘成就此
七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如彼城郭
之主聰明高才可收則收可捨則捨
今此比丘亦復如是具知分別陰持
入諸病若有比丘成就此七法者弊
魔波旬終不得其便是故諸比丘當
求方冝分別陰持入及十二因緣不
失次第便度魔界不處其中如是比
丘當作是學尒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孤
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
七神止處汝等諦聽善思念之諸比
丘對曰如是世尊是時世尊告諸比
丘彼云何名爲七神識住處所謂衆
生若干種身想所謂人及天也又復
衆生若干種身而有一想所謂梵迦
[18-0566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張馨
夷天也初出現世又復衆生一身若
干想所謂光音天也又復衆生一身
一想所謂遍淨天也又復衆生无量
空空處天也又復衆生無量識識處
天也又復衆生无有處無有處天也
是謂比丘七識住處我
處諸佛世尊所可施行接度人民今
日巳辦當在閑居樹下善修其行勿
有懈怠此是我之教誨爾時諸比丘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聞如是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孤
獨園當於爾時尊者均頭身抱重患
臥在牀褥不能自起居是時均頭便
念如來世尊今日不見垂愍又遭重
患命在不久醫藥不接又聞世尊言
一人不度吾終不捨然今獨見辵棄
將何苦哉爾時世尊以天耳聞均頭
比丘作是稱怨是時世尊告諸比丘
汝等皆集至均頭比丘所問其所疾
諸比丘對曰如是世尊世尊將衆多
比丘漸漸至均頭比丘房是時均頭
遥見如來來卽自投地爾時世尊告
均頭曰汝今抱患極爲篤重不湏下
[18-0567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二張馨牀
吾自有坐爾時世尊告均頭曰汝所
患爲増爲損不増損乎有能堪任受吾
教也是時均頭比丘白佛言弟子今
日所患極篤但有増無損也所服藥
草靡不周遍世尊問日視瞻病者竟
爲是誰均頭白言諸梵行來見瞻視爾
時世尊告均頭曰汝今堪與吾說七覺
意乎均頭是時三自稱說七覺意名
我今堪任於如來前說七覺意法世
尊告曰若能堪任向如來說今便說
之是時均頭白佛言七覺意者何等
爲七所謂念覺意如來之所說法覺
意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
意護覺意是謂世尊有此七覺意
者正謂此耳爾時尊者均頭說此
巳所有疾患皆悉除愈無有衆惱是
時均頭白世尊言藥中之盛所謂此
七覺意之法是也欲言藥中之盛者
不過此七覺意今思惟此七覺意所
有衆病皆悉除愈爾時世尊告諸比
丘汝等受持此七覺意法善念諷誦勿
有狐疑於佛法衆者彼衆生類所有
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者此七覺意
[18-0567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三張馨甚難
曉了一切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
諸法亦如良藥療治一切衆病猶如
甘露食無猒足若不得此七覺意者
衆生之類流轉生死諸比丘當求方
便修七覺意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聞如
是一時佛在舎衞國祗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聖王出
現世間時便有七寶出現世間所謂
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居士寶
典兵寶是爲七寶是謂轉輪聖王出
現世時便有此七寶流布世間若如
來出現世間時便有七覺意寶出現
世間云何爲七所謂念覺意法覺意
精進覺意喜覺意猗覺意定覺意
護覺意出現於世若如來出現世間
時便有此七覺意寶出現世間是故
諸比丘當求方便修此七覺意如是
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聞如
是一時佛在舎衞圈祗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轉輪聖
[18-0567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四張馨
王出現世間爾時便選擇好地而起
城郭東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土
地豐熟快樂不可言
七重圍繞七寶廁其間所謂七寶者
金銀水精琉璃琥珀瑪瑙硨璖是謂
七寶復有七寶塹遶彼七重極爲深廣
人所難踰其間皆有金沙復有七寶
樹兼生其間然彼樹復有七種色金
銀水精琉璃硨璖瑪瑙琥珀然彼城
中周匝有七重門皆悉牢固亦七寶
所造銀門以金間施其間金門以銀
間錯其間水精門以琉璃間錯其間
琉璃門以水精間錯其間瑪瑙門以
琥珀閒錯其間甚爲快樂實不可言
然彼城中四面有四浴池一一浴池
縱廣一由旬自然有水金銀水精所
造銀水池凍便成銀寶金池水凍便
成金寶然轉輪聖王以此爲用爾時
彼地城中有七種音聲云何爲七所
謂貝聲鼓聲小鼓聲鍾聲細腰鼓聲
儛聲歌聲是謂七種聲爾時人民以
此恒相娛樂然彼衆生無有寒溫亦
无飢渴亦無疾病然轉輪聖王在世
[18-0568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五張馨
遊化成就此七寶及四神足無有缺
減終无亡失轉輪聖王云何成就七
寶所謂輪寶象寶馬寶珠寶玉女寶
居士寶典兵寶復有千子極爲勇猛
能降伏外寇此閻浮里地不以刀杖
化彼圈尒時有一比丘白世尊言轉
輪聖王云何成就輪寶世尊告曰是
時轉輪聖王十五日清旦沐浴洗頭
在大殿上王女圍遶是時輪寶千輻
具足従東方來而在殿前光曜煌煌
非人所造去地七刃漸漸至王前住
轉輪聖王見巳便作是說吾従舊人
邊聞轉輪王十五日沐浴頭
上坐是時輪寶自然従東方來在王
前住吾今當試此輪寶是時轉輪王
以右手執輪寶而作是說汝今以法
迴轉莫以非法是時輪寶自然迴轉
又在空中住轉輪聖王復將四部兵
亦在虛空中是時輪寶迴向東方轉
輪聖王亦従寶輪而去若輪寶住時
是時轉輪聖王所將之衆亦在中住
是時東方粟散王及人民之類遥見王
來皆悉起迎又以金鉢盛碎銀銀鉢
[18-0568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六張馨
盛碎金奉上轉輪聖王而白王言善
來聖王今此方域人民熾盛快樂不
可稱計唯願大王當於中治化是時
轉輪聖王告彼民曰汝等當以法治
化莫以非法亦莫煞生竊盜婬泆愼
莫非法治化是時輪寶復移至南方
西方北方普綏化人民還來至王治
處去地七刃而住如是比丘轉輪聖
王成就此輪寶也是時比丘白世尊
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象寶世尊告
日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於十五日中
沐浴澡洗在大殿上是時象寶従南
方來而有六牙衣毛極白七處齊整
皆以金銀珍寶而挍飾之能飛行虛
空爾時轉輪聖王見巳便作是念今
此象寶極爲殊妙世之希有體性柔
和不行卆暴我今當試此象寶是時
轉輪聖王清旦日欲初出乘此象寶
遊四海外治化人民如是轉輪聖王
成就象寶是時比丘白世尊言轉輪
聖王云何成就馬寶世尊告曰轉輪
聖王出現世時是時馬寶従西方來
毛衣極靑尾毛朱光行不移動
[18-0568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七張馨在虛
空無所罣㝵見巳極懷喜悦此馬寶
實爲殊妙今當役之又體性良善無
有暴疾吾今當試此馬寶是時轉輪
聖王卽乘此馬經四天下治化人民
還來至王治處如是比丘轉輪聖王
成就馬寶比丘白佛言復以何緣成
就珠寶乎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轉輪
聖王出現世時是時珠寶従東方來
而有八角四面有火光長一尺六寸
轉輪聖王見巳便作是念此珠寶極
爲殊妙吾今當試之是時轉輪聖王
夜半悉集四部之兵以此摩尼寶舉
著高憧頭是時光明照彼圈界十二
由旬爾時城中人民之類見此光巳
各各自相謂言日今巳出可理家事
是時轉輪聖王在殿上普見人民巳
還入宮中是時轉輪聖王持此摩尼
舉著宮内内外悉明靡不周遍如是
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珠寶也爾時
比丘白佛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玉
女寶世尊告曰比丘當知若轉輪聖
王出現世時自然有此玉女寶現顏
㒵端政面如桃華色不長不短
[18-0569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八張馨
不白不黑體性柔和不行卆暴口氣
作憂鉢華香身作栴檀香恒侍従聖
王左右不失時節常以和顏悦色視
王顏貌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
王女之寶是時比丘白佛言轉輪王
云何成就居士寶世尊告曰於是比
丘轉輪聖王出現世時便有此居士
寶出現世間不長不短身體紅色高
才智達無事不開又得天眼通是時
居士來至王所而白王言唯
延壽無窮若王欲湏金銀珍寶者盡
當供給是時居士以天眼觀有寶藏
者無寶藏者皆悉見之王有所湏寶
隨時給施是時轉輪聖王欲試彼居
士時便將此居士度水未至彼岸便
語居士言我今欲湏金銀珍寶正爾
便辦長者報曰前至岸上當供給轉
輪聖王言我今此間湏寶不湏至岸
上是時居士卽前長跪叉手向水尋
時水中七寶踊出是時轉輪聖王語
彼長者止止居士更不湏寶如是比
丘轉輪聖王成就此居士寶也是時
比丘白佛言轉輪聖王云何成就典
[18-0569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十九張馨
兵之寶世尊告曰於是比丘轉輪聖
王出現世時便有此寶自然來應聰
明蓋世豫知人情身體好色來至轉
輪聖王所白聖王言唯願聖王快自
娛樂若聖王欲湏兵衆正爾給辦進
止之冝不失時節是時典兵寶隨王
所念運集兵衆在王左右是時轉輪
聖王欲試典兵寶是時便作是念使
我兵衆正尒運集尋時兵衆在王門
外若轉輪聖王意欲使兵衆住便住
進便進如是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
典兵之寶比丘當知轉輪聖王成就
此七寶是時彼比丘白世尊言轉輪
聖王云何成就四神足快得善利佛
告比丘於是轉輪聖王顏貌端政世
之希有出過世人猶彼天子無能及
者是謂轉輪聖王成就此第一神足
復次轉輪聖王聰明蓋世無事不練
人中之雄猛爾時智慧之豐无過此
轉輪聖王是謂成就此第二神
次比丘轉輪聖王無復疾病身體康
强所可飮食自然消化無便利之患
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第三之
[18-0569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張馨
神足復次比丘轉輪聖王受命極長
壽不可計尒時人之命無過轉輪聖
王之壽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成就此
第四神足是謂比丘轉輪聖王有此
四神足爾時彼比丘白佛言若轉輪
聖王命終之後爲生何處世尊告曰
轉輪聖王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受
命千歲所以然者轉輪聖王自不煞
生復教他人使不煞生自不竊盜復
教他人使不偸盜自不婬泆復教他
人使不行婬自不妄語復教他人使
不妄語自行十善之法復教他人使
行十善比丘當知轉輪聖王緣此功
德命終之後生三十三天爾時彼比
丘便作是念轉輪聖王甚可貪慕欲
言是人復非是人然其實非天又施
行天事受諸妙樂不墮三惡趣若我
今日持戒勇猛所有之福使將來之
世得作轉輪聖王者不亦快哉爾時
世尊知彼比丘心中所念告彼比丘
曰今在如來前勿作是念所以然者
轉輪聖王雖成就七寶有四神足无
能及者猶不免三惡之趣地獄畜生
[18-0570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一張馨餓
鬼之道所以然者轉輪聖王不得四
禪四神足不得四諦由此因緣復墮
三惡趣人身甚爲難得遭値八難求
出甚難生正圈中亦復不易求善良
友亦復不易欲與善知識相遇亦復
不易欲従如來法中學道者亦復難
遇如來出現甚不可遭所
復如是解脫四諦及四非常實不可
得聞轉輪聖王於此四法亦不得究
竟若比丘如來出現世時便有此七
寶出現世間如來七覺意寶至邊
究竟天人所譽比丘今日善修梵行
於此現身得盡苦際用此轉輪聖王
七寶乎爾時彼比丘聞如來如是之
教在閑靜之處思惟道教所以族姓
子剃除鬚髪出家學道欲修無上正
業生死巳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更
不復受有如實知之爾時彼比丘便
成羅漢爾時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
奉行聞
如是一時尊者童眞迦葉在舎衞圈
晝闇園中是時迦葉夜半而經行爾
時有天來至迦葉所在虛空中語
[18-0570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二張馨
迦葉言比丘當知此舎夜便有煙晝
日火然婆羅門語智者曰汝今持刀
鑿山當鑿山時必當見有負物當拔
濟之汝當鑿山當鑿山時必當見山汝
今當捨山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必
見蝦蟆今當捨蝦蟆汝今當鑿山當
鑿山時當見肉聚巳見肉聚當捨離
之汝今當鑿山當鑿山時當見枷巳
見枷便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巳鑿山
當見二道巳見二道當捨離之汝今
當鑿山巳鑿山當見樹枝巳見樹枝
當捨離之汝今當鑿山巳鑿山見龍
巳見龍勿共語當自歸命慕令得所
比丘當善思念此義設不解者便徃
至舎衞城到世尊所而問此義若如
來有所說者善念行之所以然者我
今亦不見有人沙門婆羅門
天能解此義者除如來及如來弟子
若従我聞是時迦葉報天曰此事甚
佳爾時迦葉清旦至世尊所到巳頭
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緣具白世
尊爾時迦葉問世尊曰今當問如來
義天之所說何所趣向何以故舎夜有
[18-0570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三張馨煙晝
便火然何以故名爲婆羅門何以故
名爲智者又言鑿山者其義何所趣
向言刀者亦所不解何以故名爲負
物又言山者其義云何何以故復言
蝦蟆何以故復言肉聚何以故復
言枷何以故復言二道樹枝義其
義云何何以故名龍世尊告曰舎
者卽是形體也四大色所造受父
母血脈漸漸長大恒當養食不令
有乏是分散法夜有煙者衆生之
類心之所念是晝口火然者身口意
所造行是也婆羅門者是阿羅漢也
智者是學人也鑿山者精進之心是
也刀者智慧是也負物者是五結也
山者是憍慢也蝦蟆者瞋恚心是也
肉聚者貪欲是也枷者五欲是也二
道者疑是也樹枝者是無明也龍者
是如來至眞等正覺是彼天所說其
義如是汝今當熟思惟不久當盡有
漏爾時迦葉受如來如是之教在閑
靜之處而自修行所以族姓子剃除
鬚髪出家學道者欲修梵行生死巳
盡梵行巳立所作巳辦更不復受胎
如實知之爾時迦葉便成阿羅
[18-0571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四張馨
漢爾時迦葉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
園所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滿願子
亦
於羅閱城九十日夏坐巳漸漸在人
間遊化來至舎衞城中祗樹給孤獨
園爾時衆多比丘各散在人間亦來
至世尊所到已頭面礼足在一面坐
爾時世尊問諸比丘汝等爲在何處
夏坐諸比丘對曰在本所生處而受
夏坐世尊告曰汝等所生之處比丘
之中能自行阿練若復能稱譽阿練
若自行乞食復教他人使行乞食不
失時冝自著補納衣復教他人使著補
納衣自修知足亦復歎譽知足之行
自行少欲亦復歎說少欲之行自樂
閑靜之處復教他人在閑靜之處自
守其行復教他人使守其行巳身戒
具清淨復教他人使修其戒巳身三
時成就復教他人使行三昧巳身智
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智慧巳身解
脫成就復教他人使行解脫巳身解
脫見慧成就復教他人使行此法身
[18-0571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五張馨能教
化不有猒足說法無懈倦爾時諸比
丘白世尊言比丘滿願子於此諸比
丘中堪任教化巳身修阿練若行亦
復歎譽阿練若行巳身著補納衣少
欲知足精進勇猛乞食樂閑靜之處
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見慧成就復
教他人使行此法自能教化說法無
猒足爾時世尊與諸比丘說微妙法
是時諸比丘聞佛說法巳小停左右
便従坐起遶佛三匝便退而去爾時
舎利弗去世尊不遠結跏跗坐正身
正意繫念在前爾時舎利
念今滿願子快得善利所以然者諸
梵行比丘歎譽其德然復世尊稱可
其語亦不逆之我當何曰與彼人得
共相見與其談論是時滿願子於本
生處教化周訖漸漸人間教化來至
世尊所頭面礼足在一面坐爾時世
尊漸與說法是時滿願子聞說法巳
卽従坐起頭面礼足便退而去以尼
師壇著右肩上徃詣晝闇園中爾時
有一比丘遥見滿願子以尼師檀著
右肩上至彼園中見巳卽徃至
[18-0571c]
増壹阿含經第三十三第二十六張馨
舎利弗所白舎利弗言世尊常所歎
滿願子方至如來所従佛聞法今詣
園中尊者冝知是時是時舎利弗聞比
丘語卽従坐起以尼師檀著右肩上
徃至彼園中是時滿願子在一樹下
結跏跗坐舎利弗亦復在一樹下端
坐思惟是時舎利弗便従坐起徃至
滿願子所到巳共相問訄在一面坐
尒時舎利弗問滿願子日云何滿願
子爲由世尊得修梵行爲弟子乎滿
願子報曰如是如是時舎利弗復問
曰復因世尊得修清淨戒乎滿願子
言非也舎利弗言爲由心清淨於如
來所而修梵行乎滿願子報曰非也
舎利弗言爲見清淨於如來所得修
梵行乎滿願子報曰非也舎利弗言
云何爲無猶豫得修梵行乎滿願子
報曰非也舎利弗日爲由行跡清淨
得修梵行乎滿願子報曰非也舎利
弗言云何於道之中智修清淨得修
梵行乎滿願子報曰非也舎利弗言
云何知見清淨
報曰非也舎利弗言我今所問於如
[18-0572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七張馨
來所得修梵行乎汝復報吾言如是
吾復問智慧心清淨道知見清淨得
修梵行耶汝復言非也汝今云何於
如來所得修梵行耶滿願子報曰戒清
淨義者能使心清淨心清淨義者能
使見清淨見清淨義者能使無猶豫
清淨无猶豫清淨義者能使行跡清
淨行跡清淨義者能使道清淨道清
淨義者能使知見清淨知見清淨義
者能使入涅槃義是謂於如來所得
修梵行舎利弗言汝今所說義何所
趣向滿願子言我今當引譬喻解此
義智者以譬喻解此義智者自寤猶
如今日波斯匿王従舎衞城至婆祗
圈兩圈中間布七乘車是時波斯匿
王出城先乘一車至第二車卽乘第
二車復捨第一車小復前行乘第三
車而捨第二車小復前行乘第四車
而捨第三車小復前行乘第五車而
捨第四車又復前行乘第六車而捨
第五車又復前行乘第七車而捨第
六車入婆祗圈是時波斯匿王以至
宮中設有人問大王今日爲乘何等
[18-0572b]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八張馨車來
至此宮彼王欲何報舎利弗報言設
當有人問者當如是報曰吾出舎衞
城先乘第一車至第二車復捨第二
車乘第三車復捨第三車乘第四車
復捨第四車乘第五車復捨第五車
乘第六車復捨第六車乘第七車至
婆祗圈所以然者皆由前車至第二車
展轉相因得至彼圈設有人問者應
當作是報之滿願子報曰戒清淨義
亦復如
清淨得至除猶豫清淨由無猶豫義
得至行跡清淨由行跡清淨義得至
道清淨由道清淨義得至知見清淨
由知見清淨義得至涅槃義於如來
所得修梵行所以然者戒清淨義者
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使除受入心
清淨義亦是受入之貌然如來說除
受入乃至知見之義亦是受入如來
說除受入乃至涅槃如來所得修梵
行若當戒清淨於如來所得修梵行
者凡夫之人亦當取滅度所以然者
凡夫之人亦有此戒法世尊所說者
以次成道得至涅槃界非獨戒
[18-0572c]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二十九張馨
清淨得至滅度猶如有欲上七重樓
上要當以次而至戒清淨義亦復如
是漸漸至心由心至見由見至無猶
豫由无猶豫淨至於行跡由淨行跡
得至於道由於淨道得至知見由淨
知見得至涅槃是時舎利弗卽稱善
哉善哉快說此義汝今爲名何等諸
比丘梵行之人稱汝何等号滿願子
言我今名爲滿願子母姓彌多那尼
舎利弗言善哉善哉滿願子賢聖法
中實無等倫懷抱甘露演布无窮我
今所問甚深之義汝盡演說設當諸
梵行人以首戴行世閒猶不能得報
其恩其有來親近問訊者彼人快得
善利我今亦得其善利承受其教滿
願子報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汝今
爲名何等諸比丘爲何等号舎利弗
報曰我名憂波提舎母名舎利諸比
丘号吾爲舎利弗
大人共論先亦不知法之大主來至
此間設當知尊者舎利弗來至此者
亦無此辯共相酬答然尊問此甚深
之義尋時發遣善哉舎利弗佛弟子
[18-0573a]
増壹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第三十張馨中最
爲上首恒以甘露法味而自娛樂設
當諸梵行人以首戴尊者舎利弗行
世間従歲至歲猶不能報斯湏之恩
其有衆生來問訙尊者親近者彼人
快得善利我等亦快得善利爾時二
賢在彼園共如是論議是時二人各
聞所說歡喜奉行等法
及晝度水及城郭喻識均頭二輪波蜜
及七車増壹
阿含經卷第三十三癸卯
歲高麗圈大藏都監奉勅彫
造
[18-0573b]
増